我说说对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一些感想。写实主义在中国一向被认为是代表学院派艺术观点的价值尺度和衡量艺术家功底扎实与否的试金石。
近年来,写实油画在不同的拍卖机构连创佳绩,此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写实油画画家。这里一方面体现了艺术家的勤奋进取,而另一方面则表明了普通人的审美习惯,依然倾向于通过外在形式获得审美愉悦,这也符合国人非逻辑化的思维惯性。
但事物的发展总是带有其两面性,由于市场和各种利益的趋同合作,各类艺术的庸俗化变得难以避免,如大量写实画作被冠以实力派,或是被进行大肆的炒作恶搞,这些实际上皆是对写实油画的曲解。一些画家由于缺少艺术与精神上的沉积,习惯性跟风,实则是对写实油画的语意一知半解,其具体表现为:缺乏独立思考及深刻的哲学研究,从而丧失了应有的艺术感悟和艺术感觉,画作只追求表象而缺乏深刻内涵,他们唯一的能事就是迎合市场。
写实油画是西方造型艺术的基础,并有着完整的科学体系,这首先体现在他们重视“大师”,在看、思、读、品方面都有自己相应的方法,而这些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预设的,重点是学理和方法论,然后是实践,且每个环节都重视培养画家的品读能力。由于大师在思想、技巧和感悟上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当代,他们在洞彻历史和把握现代思想的基础上,使油画彻底从传统的科学性研究完成了到写意、表现、心理及直觉的研究转化。这个转化过程实际上是审美和功能上的转化,突出的是写“真”而非写“实”。
从艺术的意义上而言,观念性写实是求其结论,当结论转化为概念之时,绘画已经结束。要知道,那种不断支持我们走向真实、走向生命维度的持久的内部推动力,是中西方艺术精神走向自由的根本,而我们的精神也应顺应我们生命里的更高旨意走向自由和光明,这才是审美和创造。
在中国写实绘画中,类比、模仿、趋同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连同我们的处世原则使我们缺乏精神的明晰性和肯定性,同时造成独立的判断力和领悟能力的丧失。在绘画创作上,我们要永远记得独自走向真理。
总而言之,我以为写实只是一种方式,是构建我们探索真理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的眼睛只具有视网膜的再现功能,由此在精神上的弦外之音是永远看不到的,这就是中国艺术经常提到的“境界”。因此,写实主义油画如果要获得应有的价值和生命力,就必须和伟大的传统建立联系,把当下的思考放到历史的角度进行比对,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不是倒退,而是获得了同等的价值。中国人应该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建立自己的方法论,这才是写实主义油画的希望所在。
“写实主义”油画又叫写实派油画,和印象主义油画、抽象主义油画并称为油画艺术的三大主要派别。而在这其中,写实主义油画是油画中创立最早影响最大最主要的一种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
写实主义油画是伴随着油画的产生而产生一路发展走向巅峰走到今天的。从十五世纪西方油画诞生,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油画大师开创了古典主义写实油画,到十九世纪以安格尔、德拉克罗瓦、布格罗等艺术家创立的新古典主义写实油画,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率先兴起进而风靡全球的超写实主义油画(又叫照像写实主义油画),写实主义油画一直作为油画创作的主流引领着油画的发展方向。
写实主义油画的最大特点就是写实。就是运用油画工具材料和创作技法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真实反映客观物象,给人以真实细腻完美的视觉感受,并通过画中主题思想的表达、情绪的流露、画面的美感等给人以心灵的共鸣理性的思考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写实主义油画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几乎全部是以人为刻画和表现主题和主体的。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到乔尔乔内的《入睡的维纳斯》,从安格尔的《泉》到布格罗的《心灵苏醒》到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到格维德的《雅典娜女神》等等等等,无论宗教、神话题材,还是历史、文化题材,还是人文、情感题材,无一例外的都是以人为主体来表现主题和思想情感的。
从写实主义油画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应该说,不同时期的写实油画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内容。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油画使我们感悟到了一种冲破封建宗教神学束缚宣扬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情怀,十九世纪的写实油画使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进入成熟时期后社会的变革动荡和人们的精神变化,当代的写实油画使我们看到了当今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
艺术终归是艺术,不论它创作于什么时代,表现了什么样的题材,唯有不变的是艺术美的特征。写实主义油画600多年的发展历史,让我们看到最多的或者说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