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共性的联系与区别?

如题所述

哲学常识中的“共性”与“个性”- - 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即普遍性,"个性"即特殊性,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如何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即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无不体现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如哲学与具体科学、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普遍联系与具体联系、运动与具体事物的运动、辩证矛盾与具体矛盾、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关系等等,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下面,举几例加以说明。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即体现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世界某一领域或环节的具体知识,研究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某一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特殊规律。人们在调节自身的关系中,在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积累了许多具体的经验,逐渐形成了具体的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这些具体科学知识讲的都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揭示的都是某一特定领域的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经过长期的积累,人们以各种具体知识为基础,思考和研究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以及人与外部世界共同的本质关系,还有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共同规律,即共同性质。当人们把这些认识系统化、理论化就形成了哲学。可见,具体科学知识是哲学的基础,而哲学反过来会给具体科学的发展、研究以指导。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首先,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不会抽象出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其次,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又是有区别的。物质的具体形态除了具有共同时惟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属性。我们既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杰而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也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性。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矛盾与具体事物的矛盾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从具体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中高度抽象、概括出来的,与具体矛盾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上的矛盾,离不开各种具体事物的矛盾,但哲学上的矛盾又不等同于具体事物的矛盾,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能互相代替。两者是—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上讲的矛盾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是永恒的,具有无限性。而具体事物的矛盾则各有其特点,是具体的、有生有灭的。正是这种有生有灭的具体矛盾,构成了整个世界矛盾的永恒和无限发展。 普遍联系与具体事物的联系同样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从内部构成要素看,是普遍联系的;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看也是普遍联系的;从事物发展的历史和趋势看,该事物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也是普遍存在的。二是指联系这种关系在世界万事万物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大量具有的,因而是普遍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是不可改变的,是共性。而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即事物的具体联系则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是个性。所以,人们何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存在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具体联系是可以改变的。 具体事物的价值与哲学上的价值的关系。具体事物的价值是指具体事物的属性满足了入的某种具体需要。这种"价值"是具体领域的价值,是个性。而哲学上的价值是对这些具体领域中事物的价值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世界观领域的价值,是共性。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两者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有观点本身就是对整个世界各个具体环节的抽象与概括,是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逻辑思维而形成的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所以,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弄清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对每一哲学概念及原理准确理解和把握,弄清其确切合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质的认识,真正意义上弄通弄懂并灵活运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以具体事物(个性)为研究对象,而是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个性)为基础,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回答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共同存在的最一般的、最普遍的问题(共性),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6-23

联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区别:区别在于问题的把握不同侧面,共性是一类事物与另一类的区别,而个性是同一类事物中不同个体的区别。

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

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共性只能在个性中存在。

任何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任何个性不能完全被包括在共性之中。

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5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中十分重要的一对关系,讲解得是否清楚关
系到学生对哲学中几个重要概念的理解与区分。我们要加强对共性与个性关系的介绍,由此出
发带领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共性与个性关系的重要性:

整个高中政治学习中,首先接触到这对关系是在《文化生活》中学习文化多样性的时候。
教参中对教师的提示是

可以结合《生活与哲学》中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
系原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可是很多教师面临的困难是此时学生还没有学习第四册书,讲解
时如果把握不当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这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

接下来对共性与个性关系的认识还有几个具体的地方,不过都集中在《生活与哲学》中。
根据课本编排首先是区分

哲学与具体科学

的关系时明确了这对关系的存在;其次出现的是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

,要求我们详细介绍共性与个性关系;还有就是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
殊性

,要求我们区分共性与个性关系和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不同。同时还必须要指出的是对


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认识也直接牵涉到这对关系。可以说,这几对概念
或者关系是整个高中哲学学习中不可回避而且必须掌握的重要理论,那么我们该如何带领学生
认识这对关系呢?

在很多教师的讲解中,一般都会提到水果和苹果的关系,以此为例来阐释共性和个性的关
系。这的确是个浅显易懂的例子,但是正是因为浅显易懂,如果在讲授的过程中没能处理好理
论和实践的关系,那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上面我们提到的几个重要概念则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困
难。对此,我们要提出来的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事例),巧取事例。

教材对于这几个概念的讲解都有相关的事例,我们可以前后联系,充分利用。先来看共性
与个性的内涵该如何理解。所谓共性就是指事物之间的共通性,普遍性,比如中外文化关于爱
情的表达和描述总有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个性则是指事物自身具有的与别的事物与众不同的
特质。
第3个回答  2019-12-23
联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区别:区别在于问题的把握不同侧面,共性是一类事物与另一类的区别,而个性是同一类事物中不同个体的区别。

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
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共性只能在个性中存在。
任何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任何个性不能完全被包括在共性之中。
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第4个回答  2021-03-11
联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区别:区别在于问题的把握不同侧面,共性是一类事物与另一类的区别,而个性是同一类事物中不同个体的区别。
白马、红马、大马、小马、公马、母马,都是马。
所有马均有共性,所有马都是四条腿,所有马都吃草,所有马都是长脸。这就是马的共性。
白马有四条腿,吃草,长脸,这是马的共性。白马的毛是白色的,这是白马的个性。
红马有四条腿,吃草,长脸,这是马的共性。红马的毛是红色的,这是红马的个性。
白马是一种马,但马包括各种不同的具体马。
人的共性是有身体也有心眼。但有的人心眼多,有的人心眼少,这是个性。
有的人身体健康,有的身体有疾病。
刚出生的人是健康的,这是共性。但是人长大后体质就差别很多,这就是个性。
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表示在解决矛盾时,有时共性为主要方面,有时个性占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