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水的相关说法

如题所述

姬水河出自具茨山中,向东流过新郑,经过长葛市流人颍水,再一汇人淮河。姬水著称中华之源。据说天元部落时代,盘古氏就居住在姬水河边,到有熊氏部落时代,有熊国君少典及次妃附宝携带轩辕常居姬水,故轩辕又称姬姓。  姬水河一直沿用到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姬子房(张良)在博浪沙谋刺秦王政不成后,逃往下邳,改名张良。秦始皇为此大索天下,大杀姬姓。据《汉书·张良传》载,张良一家被杀死者多达300多口,张良的弟弟被杀后,竟无人敢去收尸。姬姓遭到大抄杀时,沿姬水河一带的姬姓改为张姓,姬水河名同时也改名潩水河(姬的近音)。张姓已成为新郑一大姓,特别是姬水河沿岸张姓最多:如今姬水河沿岸还有很多上古时代的文化遗址 。
(一)轩辕故里与姬水河的关系:上古时代,黄帝出生于有熊,乃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氏族之墟(都城),就在新郑。《国语》说黄帝常居姬水,又为姬姓。姬水在哪里?应从有熊氏族部落区域考察姬水。新郑县古为有熊氏之国,新郑县境内现有五道河流(双洎河[古洧水]、黄水河[古溱水]、潩水河、梅河、潮河),在这五道河流中,潩水河上下22.5公里,有黄帝文化遗址和黄帝文化祠庙遗迹10多处。其中心地带就在自然山黄帝饮马泉和少典祠一带。《天下名胜志》和《山川志》记:“自然山黄帝饮马泉,在河南新郑县西南25里。”据当地人们传说,轩辕黄帝为战胜蚩尤,曾在自然山沿河两岸,长22.5公里的地方作戎马根据地。黄帝命风后为大将,研制兵法,制造干戈、弓箭,造指南,装战车,练兵聚将。相传,指南车的发明就在自然山。当地渔民反映:至今凡驾驶铁皮船行走到自然山前,船身下沉,前进难行,水下有吸引力,即为磁石造指南的佐证 。
自然山、潩水河与黄帝故里、故都相距12.5公里,又有大量的黄帝活动文化遗迹。这就证明,潩水和轩辕故里、故都的关系是密切的,连在一起,潩水应是姬水。
(二)少典活动遗迹与姬水的关系:
少典,古传为有熊国君。“黄帝者,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在河南新郑,历代文献多有记载,史无争议。姬水河中上游,在自然山一带,古来就有少典祠。少典祠古称“太古祠”,又称“太古爷庙”,出自春秋之前。古代相传,这里是少典带领轩辕常居之地。
(三)姬水——潩水之变化:
文字学家认为,从“潩”字来说,是变的意思,不是原意。加上三点水,就说明这道河不是原名,而是更换了名字。
潩水原名◆水,在母系氏族时代,以女为主,“◆”字加女字为“姬”,所以潩水为姬水。到了父系氏族时代,姬字又去掉女字,加上三点水,改姬字为潩字,就变成了潩水河。何时更换名字?相传秦灭韩之后。
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30年,秦王赢政按照李斯“远交近攻”之略,首先攻占韩国,夺取中原。当时韩王安软弱无能,韩相国姬平奋力抵抗,但终因兵将悬殊,战而无备,韩都(今河南新郑)被秦军占领,相国姬平被秦王赢政所杀害。韩国不少有志之士,誓报灭国杀相之仇。最著名的便是博浪沙刺秦王赢政一事了。
公元前236年,姬子房(人称姬大公子),胸怀兴国雪恨大志,招募一位能使动百斤铁锥的勇士,暗中跟踪正去外地巡视的秦王赢政,趁秦王赢政过黄河北上之际,姬公子提前过黄河,隐蔽在博浪沙一带(今河南原阳东南)。等到秦王赢政路经时,勇士突然跳出草丛,以铁锥砸车,但仅砸中副车,未击中秦王赢政。为此秦王赢政下令大索天下。姬公子见势不妙,逃出博浪沙,隐居具茨山区,立志“拉长弓,找良机,灭秦王政”,故此改名“张良”。
秦王赢政后来了解到这一谋杀事件真相后,便惨忍地杀害韩国臣民万千。姬姓杀绝,姬水河由此改潩水,姬水一带姬姓改张姓。至今,新郑县区仍无姬姓,但新郑境内,特别是姬水上下数十里,有张庄、湛张、姚张、沟张、桐树张等数十个张氏村庄,张姓现有数万人,在自然山南侧还有姬河村名 。 沮、漆二水在远古时代,已经是炎帝姜姓与黄帝姬姓的居住之地。文献中就有“姜姬二水汇于有邰”的记述,而且考古学家们又从另一个方面做了诠释新石器时代,炎帝姜姓沿沮水而住,黄帝姬姓以漆水而居,两大部落的先民在武功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从事农、牧、鱼、猎活动,为炎黄民族大融合大统一作出了贡献。据文物考古队从漆水、沮水流域武功段的台地上,发现的四十多处新石器时期遗址和先周遗址,以及出土少量的陶、石、骨器评释,距今五千年前,人类已在此休养生息。
专家还就浮沱村新石器遗址发掘中震动世界整个史学界的陶屋和赵家崖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窖藏谷物与泥拌麦草,以及郑家坡先周古邰城发掘的器物阐明得出,只有姜姬先民才有如此之高的智慧与文明。姬水该当就是武功的漆水,因漆姬读音非常邻近,才招致了一字之讹,这些新石器遗址和先周遗址均与古籍中纪录的以“姜水成,姬水成”的炎黄部落有关。而《诗经》称:“姜水为沮水”。《帝王世纪》载:“炎帝成于姜水,水合而东经美阳县之中亭川水也。”的确,武功在历史上曾有被称为美阳县的年月,而中亭川便是武功的古县治所在。
渭河支流。又名漆水,古称杜水、武亭水、中亭水。在陕西省中部偏西北。源出麟游县庙湾附近山丘。东流折南流,经麟游县、永寿县、乾县 、扶风县,至武功县白石滩入渭河《水经注》:“漆水出扶风杜阳俞山东北,入于渭。”全长167公里,流域面积383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 4.3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65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36亿立方米。自然落差1013米。流域多山丘陵。河道曲折多大弯。上游支流短足,成羽毛状河型。中游干河河道上建有羊毛湾水库。下游河道纵横,河网交错。 汇入主要支流有湋河、大北沟(漠裕河)、董家河等。 姬水源自陕西中北部的子午岭东麓的沮源关,向东蜿蜒128公里汇入洛河,横贯黄陵全境。姬水又称沮河,轩辕黄帝因“长于姬水”而姓姬。姬水环绕黄帝陵桥山和历史文化名城黄陵,形成山环水抱的“仙岛”形势,又在桥山东西两侧,形成对称的“东湾”(龙湾)和“西湾”,东湾连着“龙首”,西湾接着“虎尾”,神秘的东方山水文化的源头即在这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