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族为何能够长盛不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27

曾国藩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他有一个神通,那就是能够通过面相上了解这个人是否可靠,以及他的雅兴举止上能够看到别人的长处,然后用好每一个人,让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才能上的发挥,并且能够看到一个人的品行,在吃饭的时候也能看到在这个人是否属于忠厚之人。

当然曾国藩的军事才能也是非常的厉害,善于用人,训练士兵和带兵打仗很有一套,能够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并且勇猛无比,不怕死,敢打硬仗,当时清政府各个旗下的士兵都已经腐败的软弱无能,尤其是八旗子弟兵更是无法打仗,只有曾国藩训练的湘军才可以与太平天国对抗,并且能够取得胜利,士兵也对曾国藩非常的忠心,所以曾国藩的治军能力很强。

最后曾国藩长盛不衰,我认为主要是他识人的能力,用好每一个人,然后让每一个人都发挥特长,并且对自己忠心这个很重要,以及他的家教很严格,所以这是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第2个回答  2018-03-20

      曾国藩在家书中有一篇是写自己的弟弟的,这样写道:“吾精力日衰,断不能久作此官。内人率儿妇辈久居乡间,将一切规模立定,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大意就是:自己的精力已经大不如前,不能长久的做官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以及在儿媳妇等晚辈们,都住在乡下的房子了,我已经定了家规,一切必须以耕读二字为根本,才能长久。耕读二字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做到,于是在曾国藩的遗嘱中,他要求后人们认真做到这四点。

一:曰慎独则心安。

    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原文节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自我修养的道路,最难就是修心,修心难于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没有做什么愧疚之事,面对天地也能够自定。有平常心态,则是人生首要自强之道路,也是最好的快乐之方,这便是修身养性要务。

二:曰主敬则身强。

    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原文节选)

       不敢懈怠,身体的强健,那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三:曰求仁则人悦。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原文节选)

孔子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

四:曰习劳则神钦。

    故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原文节选)

       所以勤劳能使人长寿,安逸让人颓废;勤勉则人尽其才,安逸则无能而被人放弃;勤能够救世,被神灵敬仰,安逸让人无能,鬼神也不羡慕。

    今书此四条,老年用自儆惕,亦补昔岁之愆;并令二子各自勖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终以此四条相稽,仍寄诸侄共守,以期有成焉。(原文节选)

曾国藩家族为何如此可以长久不衰,从曾国藩遗书和家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位长辈对于晚辈的谆谆教诲,一代代的传承不断,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也是家族信仰的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