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一年都需要做哪些体检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3

男性一年做常规体检项目即可。

具体项目如下图:

体检项目一般有肝功,血糖,血脂,肾功,腹部B超,男性B超,女性B超,血尿常规,肝炎筛查,胸透,心电图,内科,外科,耳鼻喉科检查。

体检是本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是一项利己,利家,利国,利民的一项事业。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抽取静脉血之前,为更准确地测定血脂成分及血清中的酶类,患者应禁食禁水12~14小时,以避免进食对血脂浓度造成影响,特别是对甘油三酯的影响。大量饮水会对血液造成稀释,影响血液中的细胞数量;饮用饮料或进食,还会改变血液中的血糖浓度。

2、在选取血标本时,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患者,可以在取血前用少量白开水服用药物。有些人担心药物对体检结果有影响,其实这些药物对血标本的影响很小,一般不会影响结果判断。

3、进行需空腹检查的项目,应携带易消化的食品,如巧克力、牛奶、饼干等,一旦出现心悸、气短、出冷汗等症状,立即进食上述食品,以保证安全。进食后,在抽取血标本时,可向抽血人员说明情况,做好标记,以利结果分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体检项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常规体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23
一般的体检项目 有 内科 外科 血常规 尿常规 血糖 肝功2项 血脂2项 B超
第3个回答  2019-07-17
男性体检一般有几个重点必查项目,但还是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1、肺部检查。特别是长期吸烟的男性,可以通过胸片、胸透检查有无问题。
2、肝部检查。爱喝酒的男性还是比较多的,有的人还需要应为应酬喝酒,要注意对肝部检查。可以通过腹部B超、甲胎蛋白检查筛查是否有癌变。
3、心脑血管检查。在运动量在减少、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项目。
4、前列腺检查。中年男性这一项检测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前列腺检查,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都是男性常见病,建议中年男性每年都进行前列腺的有关检查。
5、全身扫描。热断层扫描技术是全身扫描技术,可对全身多个系统器官进行详细检测,它能够早期发现疾病,并能对后续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协助制定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体检总项目
身高、体重、血压
内科系统检查:心、肺、肝、脾、肾、肠
外科系统检查: 头颅、颈部、表浅淋巴结、甲状腺、胸部、腹部、脊柱四肢、双肾、肛门、外生殖器
眼科检查: 视力、睑结膜、球结膜、巩膜、角膜、眼底
耳鼻喉科检查: 耳廓、外耳道、鼓膜、乳突、鼻前庭、鼻中隔、上、中、下鼻道、 上、中、下鼻甲、鼻窦、咽峡、扁桃体、咽后壁、会厌、喉部
口腔科检查:口腔黏膜、舌部、腭部、牙、牙周、腺体、颌部
妇科体检:乳房、外阴、子宫、附件
彩超室:彩色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肝、胆、胰、脾、肾 ,盆腔:男性(包括膀胱、输尿管、前列腺),女性(包括子宫、附件、膀胱)。
心电图、放射科:胸大片
检验科:血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百分比、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粒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等)、尿常规(比重、酸碱度、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蛋白定性、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血红蛋白定性、尿胆原)、便常规加便潜血、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肝功(GPT、GOT)、肾功(Cr、BUN)、乙肝五项(两对半)、胎甲球蛋白(AFP)、胃幽门螺杆菌(H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病理科:宫颈刮片(防癌检查)
▲ 体检目的
体重、血压、脉搏、身高、体重等:通过脉搏血压了解心脏、血管功能、了解身高,基本保健的指数
血常规: 通过血色素、平均红细胞体积及血小板等了解有否缺铁性贫血等,了解白血球等,排除血癌(白血病)及炎症及血小板等
尿常规: 通过尿比重、尿蛋白、潜血等排除肾炎及初步了解肾功能,了解尿糖排除糖尿病,通尿胆元,协助诊断黄疸胆炎、溶血、通过尿白血球排除泌尿道炎.
粪便常规: 了解有否胃肠道出血、了解肠道情况排除困俐、肠炎
粪集卵: 通过大便集卵排除蛔虫、肝吸虫、华睾虫、钩虫等感染,指导驱虫
肝功能:通过转氨酶变化,了解有否肝炎、肝硬化、肝癌晚期等病,通过总胆红素,了解肝胆道阻塞及急性溶血性疾病及全身营养状况。
肾功能: 通过尿素氮(BUN)了解有否肾炎、肾病综合症、尿毒症情况,通过血糖情况了解有否糖尿病,通过胆固醇了解血血脂情况,通过尿酸了解有否痛风症及时指导饮食。
尿红细胞形态: 通过新鲜尿液中红细胞形态的变化,了解血尿,揭示肾炎等,其价值比尿常规及潜血更能反映肾疾病。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了解有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以便日后行乙肝疫苗注射。
乙肝两对半: 通过乙肝抗原、抗体检查,是否存在大三阳、小三阳情况,反映乙肝病毒处于复制传染性强或处于低水平复制或病毒基本停止或感染后恢复期
甲胎蛋白(AFP): 通过AFP值多少,作为早期肝癌的筛查
肝炎病原学 :通过肝炎病原学的进一步分类分坚,明确了是否存在甲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丁型肝炎、庚型肝炎的感染、指导各型肝炎治疗
血脂分析: 通过血脂分项测定了解体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等在体内水平,进一步指导日常饮食及治疗,降低冠心病及血管硬化发生减少高血压病进一步演变。
糖尿生化组合 :通过糖尿生化组合分析,及时了解血糖水平及糖尿病治疗后血糖是否升降水平,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状况。
血糖: 初步筛查糖尿病
EB病毒壳抗体VCA-IgA: 通过VCA-IgA检查作出鼻咽癌的初步筛查
癌胚原抗原测定CEA: 通过CEA检测,作为消化道癌筛查
男性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PSA: 协调筛查前列肠癌
▲ 女性要进行完整的健康体检
医生提醒你,如果你的年龄为35岁以上,不论男女每年均该做一次健康体检。但怎样做检查才算完整呢?项目应该包括哪些呢?以下几点提供给您做参考,如果您或家人有以下症状就应该每年做一次健康检查:
乙型肝炎带菌者或丙型肝炎者;家庭成员中有癌症患者;经常抽烟、喝酒、应酬多者;喜食肉食者;工作压力大或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尤其是超过20%以上者;理想体重的换算方法:男性(身高减80)乘0.7;女性(身高减70)乘0.6。长期在环境污染区居住或工作者;20岁以上的女性不能忽略每个月的乳房自查,另外每年还要到医院请医生诊查一次;
据了解,现在医院所设定的健康体检项目皆大同小异一般比较基本的筛检项目包括:一般检查即身高,体重,血压,脉搏,肝功能,血脂,肝炎筛检,血糖测定,尿液及粪便检查,胸部X光,心电图,B超等。如果再针对年龄稍大的人。还需要加上胃镜,腹部B超,脊椎X光等等检查。其实现在许多“老年病”都年轻化了,似乎已没有哪些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利,脑血管病,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患病年龄都在下降,所以成人病的预防应及早开始,因为“老年病”的年轻化多是则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
▲ 女性健康检查必备项目
女人到过了三十岁就愈来愈多病痛,所以医生建议应每年检身。不过要检些什么你又知不知?听一听我们医疗网站顾问医生提议吧!
定期评估在预防与及早发现病症方面非常重要。每年的妇科检查应包括肝炎、糖尿病、HIV和尿液及粪便是否正常的化验。不同年龄的女性也有不同的需要。
超过45岁的女性应每三年进行快速葡萄糖测试,看是否患上糖尿病。
1992年前进行过器官移植或输血的人,及曾通过针筒注射吸毒的女性,感染乙型肝炎和C 型肝炎的机会较高,应进行定期的病毒测试。
曾到国外旅行、注射过非法药物,或从事护理业的女性,必须接种C型肝炎疫苗。这是由于大多数感染了C型肝炎的妇并自己并不知情,因而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婴儿。C型肝炎可造成肝硬化、肝衰竭、肝癌和死亡。
计划怀孕的妇女亦必须作HIV测试。
已开始有性行为的年轻人和易感染性病的人,亦应定期进行淋病和衣原体检查。13至15岁的少女也可以开始进行预防性妇科检查。
从18岁或有性行为开始,所有女生都应每年进行子宫沬片检查,40岁以上的妇女每一至二年进行乳房透视检查,到50岁则改为一年一次。
子宫颈癌患者属感染HIV的危险群,所以必须进行HIV测试。
▲ 体检要查血粘度
离退休职工健康体检或老年人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常将血粘度测定作为血检的必查项目。因为血粘度是反映血液流动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大量资料证明,许多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高脂血症、糖尿病、肿瘤、肺心病及肝、肾等慢性疾患,均与血液粘度升高有关。因此,检测血粘度对这些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或预防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关专家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血管壁弹性逐渐减弱而变得狭窄,当其血液内红细胞的聚集性和变形性、红细胞压积、大小和形态以及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等的含量发生改变时,就会引起血粘度增高。饮食不当、高血脂、肥胖或使用某些药物,也可成为影响血粘度增高的因素之一。还有情绪、烟酒嗜好、炎症、创伤、气象、时间以及运动等因素也能影响血液粘滞状态。由此可见,老年人在健康体检时最好都能进行血粘度测定。
对于某些老年人常在晨间起床后感到头晕目眩,下蹲干活感觉胸闷气短,午餐后即感嗜睡,突然扭动颈部时出现视物模糊、复视,以及表现有乏力、健忘、听力障碍、恶心呕吐或共济失调等血粘度高的早期信号者,就诊时更应考虑检查血粘度增高,则应及早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对付血粘度增高,首先要重视自我保健,患者除了在平时注意多喝开水,合理调节饮食,适度体育活动和保持乐观情绪等综合性保健措施外,可在医生指导下,辅以降血脂药物治疗。如果血粘度增高,且有血栓形成可能者,则应选用抗凝、降低血粘度的药物。
▲ 老年人的必要体检
1.量体重:身体过于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过于消瘦则会导致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下降而感染其他疾病。
2.测血压:血压高或低都应引起重视。
3.验小便:可及时发现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
4.心电图:可及时发现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5.查眼底:眼底动脉可反映出脑动脉硬化的程度。通过眼底检查可早期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等疾患。
6.胸部X线透视:可早期发现肺部疾患,尤其是嗜烟者更应定期检查。
7.甲胎蛋白测定:可早期发现肝癌,对慢性肝病患者尤应注意检查。
8.大便潜血试验:可早期发现消化道疾患及癌症。
9.肛门指检:有助于发现直肠癌、前列腺癌、前列腺肥大等病症。
老年人的定期体检应每半年至少做一次,并注意做好体检记录,保管好化验单。常规性检验项目(如体重、血压、验小便、心电图、查眼底等)有条件的最好每季度查一次,这样既能及早发现疾患,又能对自己已患疾病的治疗、趋势有所了解。
▲ 中年人体检这六项别落下
一、血压测量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40多岁之后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
二、血脂检测其目的是检查是否患有高血脂症。故步入中年后,每年1次的血脂检测不应忽视。
三、防癌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四、眼底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五、甲胎蛋白检测检查甲胎蛋白对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达80%~90%,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之后,应每年检测甲胎蛋白1次。现患乙型肝炎或曾患乙型肝炎者,则应半年检测1次。
六、前列腺检查人到中年,由于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产生恶性病变,中年男性尤其要注意。
▲ 专家建议:体检时进行青光眼筛查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赵家良透露,多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至少有500万名青光眼患者,其中79万人双目失明。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导致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眼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视功能减退和致盲的重要原因,一般认为其患病率为0.21%至1.64%。专家在北京市顺义区调查后发现,这种眼疾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50岁以上人群每百人中,至少两人属于青光眼患者。
赵家良说,青光眼对视力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但完全可以防治。只要早发现、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遗憾的是,许多人对青光眼的危害知之甚少,即使患病也不积极进行治疗,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身兼北京协和医院教授之职的赵家良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我国眼科医生对各类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法。他建议40岁以上的人,应该定期测量眼压和检查眼部,并将筛查青光眼列入体检项目,形成规范的眼保健制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