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当班长曾么当个好班长

一年级当班长曾么当个好班长

当班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普通学生,只需要学习成绩好,遵守纪律就可以了,而作为班长,要考虑的就没有这么简单了。班长不但要自己努力学习,还要带动其他同学也努力学习;不但要自己遵守纪律,还要让其他同学也遵守纪律……总之,班长要考虑的已不仅仅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班同学的事情。
每一个孩子,都有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或者成为某一行业的佼佼者,或者成为某一单位的领导者。如果我们能够早些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那么,一旦踏上相关岗位,我们就不会显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一个好的领导,对于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各种能力的运用,总是挥洒自如,毫无生涩慌乱的感觉,这是因为他们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无数次的锻炼。
同样,如果我们竞选班长,也可以先锻炼一下当班长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当一次“屋长”热热身。
如果你不知道屋长是什么,那么只要你看完下面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了。
晶晶三岁时,他们家搬到了一个新的小区,晶晶也进入了这个小区的幼儿园。一天晚饭时,她对妈妈说:“我在以前的幼儿园,只要表现好,老师就让我当班长,可是我在这间幼儿园很乖很乖,老师都没有让我做班长。”妈妈问她:“怎样才能当班长?”
“吃饭快,乖乖地睡觉,玩了玩具能收拾。”晶晶说。
“那当班长能做什么呢?”妈妈问。
“可以帮老师分筷子,倒垃圾。”晶晶失声说。
妈妈想,当班长就是值日生,有什么好当的,便随口说道:“如果你吃饭又快又干净,妈妈明天让你当屋长,好不好?”晶晶听了认真地问:“什么是屋长?”妈妈想这孩子竟然当真了,便说:“妈妈、爸爸和你当中最乖的才能做屋长,做屋长可以管大人,比做班长强多了,而且,屋长的权利可大了,可以自己盛饭。”
晶晶第二天吃饭又快又干净,妈妈看见晶晶非常认真的样子,便高声宣布:“晶晶是今天的屋长。”
以前吃饭的时候,妈妈帮晶晶盛饭,她总说太多,吃不了,现在她做了屋长,自己盛饭,满满的一大碗她也能吃得干干净净。而且,自从当了屋长,晶晶的自理自立能力越来越强,以前,洗脸、刷牙、穿衣这些事都是别人帮她做,当了屋长后,她慢慢地学会了这些基本的事情,妈妈可省心了。
自从当了屋长,晶晶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且自控能力也有所增强。不久之后,她回家告诉妈妈,她在幼儿园已经成为班长了。妈妈问她是怎么当上班长均,她说:“老师说我在平时表现出了非常强的领导能力,就让我当了班长!”
组织管理能力与自控能力对一个欲成大事者来说特别重要,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要想在班里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长,就必须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我们不妨像上面提到的晶晶那样,在家里做一次屋长,保证你的领导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那么,在当“屋长”时,如何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呢?第一章我们已经谈过领导能力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现在就谈一下如何利用当“屋长”的机会提高这些能力。
自信心。做“屋长”时,你会单独地去面对一些以前不用你去做的事情,如果你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些事情,你就会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更高的认识,从而增强你在处理其他事情时的自信心。
好口才。在处理家里的事情时,有时你会与爸爸妈妈的意见不相同,如果你想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就必须说服你的爸爸妈妈,这其实是锻炼你的口才的绝妙时机。
组织能力。没当“屋长”以前,每到星期天,到哪儿玩可能都是爸爸妈妈说了算,现在既然你是“屋长”,当然要由你来组织了。组织的时候,可不能只是考虑你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爸爸妈妈有没有时间,他们会不会喜欢你的计划等等。
协调能力。如果你的爸爸妈妈因为某件事闹了矛盾,你的协调能力在这时可就派上了用场。想个好办法,解决爸爸妈妈之间的矛盾,是你做“领导”的责任。
自制能力。领导就要有领导的样子,要像上面故事中的晶晶那样,吃饭的时候不乱跑,刷牙、洗脸、穿衣不用别人帮忙,遇到不高兴的事不轻易发脾气等等。总之,就是要以身作则,成为别人的榜样。

希望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