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原水制成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

如题所述

  对于水质标准在三类水及以上的原水一般采用常规处理工艺:

    混凝:投入药剂,自药剂与水均匀混合起直到大颗粒絮凝体形成为止,整个称混凝过程。常用的水处理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铝、三氯化铁等。

    沉淀:混凝阶段形成的絮状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沉淀,这个过程在沉淀池中进行。水流入沉淀区后,沿水区整个截面进行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断堆积并浓缩,定期排出池外。

    过滤: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通过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悬浮颗粒,从而进一步除去水中细小悬浮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水澄清的过程。当然还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过滤方法。

    消毒:消毒并非把微生物全部消灭,只要求消灭致病微生物。虽然水经混凝、沉淀和过滤,可以除去大多数细菌和病毒,但消毒则起了保证饮用达到饮用水细菌学指标的作用,同时它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以控制细菌繁殖且预防污染。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1.0-2.5g/m3之间。

  对于水质标准在三类水及以下的原水一般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

  常规处理工艺+(生物预处理、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除铁除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28
如果是要求可以直接饮用的话,现在比较靠谱的是反渗透过滤系统,可以过滤掉一切杂质、重金属、盐分等,而且这种方法是纯物理的,不会有一些人为添加的东西造成残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