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人家有哪些景点

如题所述

神农架、三峡人家、三峡大坝五日游

行程特色:

1、探秘华中屋脊,寻神农野人

2、感受中国最大最壮阔的大型水利工程 - - 长江三峡大坝

3、乘坐长江三峡系列豪华观光游轮,欣赏原汁原味的西陵峡风光

4、船游诗画清江

第一天:武汉-宜昌-三峡人家 不含餐 住:宜昌

早上汉口乘动车赴宜昌东站(参考车次:D5819(07:57-09:55)/D5973(08:18-10:25),到达后乘车赴【三峡人家】(车程约1.5小时)游览:水上人家、溪边人家、黄龙瀑、琴音瀑、天下第四泉——蛤蟆泉,观赏原汁原味的土家族歌舞表演,接绣球对山歌。中午景区农家餐馆自行用餐,下午游览山上人家、灯影石、石令牌、邀月亭等。约17:30返回宜昌,晚入住酒店!

第二天:宜昌-神农架 不含餐 住:神农架

早上宜昌出发,经宜巴高速和神农架旅游生态公路,前往华中屋脊——【神农架】(车程约3.5小时),

途中游览【官门山】官门山景区集生态、动植物、人文、科考等于一体,是神农架的生态大观园。官门山物种丰富,山险林奇,山水相映,环谷幽深,地质遗迹富集。最大的亮点是领略神农架“物种基因库”。

下午酒壶坪游客中心换乘景区换乘车——游览【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又名神农顶风景区您可以置身森林中呼吸清新的空气,无比畅快;观小龙潭野生动物、徒步金猴岭原始森林、神农谷观奇特峡谷风光、了望塔远眺华中第一峰、探秘奥秘之地板壁岩(因天气原因,景区无法游览完整,门票不减不退),行程结束后赴酒店入住。

第三天:神农架-宜昌 不含餐 住:神农架

酒店早餐后游览【神农祭坛】整个景区分为主体祭祀区、古老植物园、千年古杉等。祭祀区主体建筑为巨型牛首人身神农雕像;古老植物园内有数百种国家珍稀植物,如血皮槭、银杏、香樟,珙桐,鹅掌楸...同时可以观千年古树--铁坚杉,此树距今已有1250多年树龄。

游览【天生桥风景区】天生桥景区内天生石桥、阴潭、老君听涛、清澈的山涧、巴人的茅屋,欣赏古老的堂戏,品神农云雾茶、喝地道包谷酒,共同构成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画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7
既壮美雄奇,又幽深秀丽的三峡,在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建成后,坝区水位抬高了175米,以往雄奇秀美的长江三峡景色将大为改观,惟有两坝之间的灯影峡保持了真正原汁原味的峡谷风光。[1]
主要景点
水上人家
水上人家在龙进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几只古帆船迎风而立,小渔船撒开了渔网,初峡亭精巧别致。在近溪的一边,一道水坝已筑起,截住了清幽的龙溪水,使溪水抬高了1-2米,溪水碧绿,林木苍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龙溪桥下春波绿,惊鸿照影来”,如梦似幻,令人如痴如醉。
共3张
三峡人家风景区
世世代代生息于峡江的人们,以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执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劳动习惯,这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渔民的家了。
许多三峡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船上,常年以打鱼为生,在水上流动,和风浪搏击,与渔船为伴,形成了“水上人家”。
如今渔民生活虽然改善了,但这种古老的习俗却长久地保存了下来,年轻一代仍然撒网捕鱼,风里来雨里去,延续着这种古老的渔文化。
三峡人家“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这里石、瀑、洞、泉……多种景观元素巧妙组合,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柔媚,洞有洞的神奇,瀑有瀑的壮丽,石有石的气质。
极致大自然之天工造化,这里有洪荒之美、这里有苍凉之美、这里有阴柔之美、这里更有雄浑之美。
白墙青瓦石板路,小桥流水吊脚楼,枯藤老树喜鹊窝,机枪碉堡旧战壕,奇石溶洞古城堡,在您进入景区的一刹那,您的心将注定要长留此地,整个景区弥漫如仙境般的梦幻景致,这里的美让人心悸,这里的美让人窒息!
溪边人家
溪边人家依山傍水,一半着陆,一半入水,在群山的环绕下,伴着青山绿水、斜阳草树、雾霭烟雨,如诗如画。
吊脚楼上吊着大蒜、包谷、红辣椒、蓑衣、斗笠。屋顶飘出袅袅炊烟,门前的溪水里,鸭鹅嬉戏,吊脚楼下小狗“汪汪”的叫着,好像在说“欢迎欢迎”。吊脚楼前的大石头上,几位山里妹子在捶洗衣服,唱起了热烈缠绵的情歌,棒棰捶在石板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好似在演奏一曲深情的恋歌。

山上人家
山上人家的“吊脚楼”,被现代建筑学家称为“杆栏式建筑”。峡江一带地势险峻,房屋多 三峡人家依山势而建,木质结构,房前屋后,竹林芭蕉簇拥。
遇到高坎地势,则要立柱或筑墙,才能与正屋跑平合檐,故称“吊脚楼”。
其独特之处是前低后高,侧面有走廊,后面有阳台,俗称“走马转角楼”。
一般分为上下两层或三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堆放杂物,还可防止毒蛇猛兽侵袭。
吊楼有大有小,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吊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由于临江,地势险要,一户人家的一套居子,往往有三四个层次,似台阶一样。
步入山上人家,几步台阶,便把你引进一个个原始淳朴的屋子,进入屋子,穿过一道门,又一架台阶把你引入另一处居室,好像捉迷藏一样,回廊九曲八折,遮遮藏藏,外人进得去,却难走出来。
在这些老屋里走一走,便可领略到峡江人顺应自然,又不断地与自然抗争,执着地营造生活,又拼命地享受生命的个性。
而屋顶上的遮盖物,也是大有讲究的,有盖泥瓦的,也有盖茅草、石板和青瓦的,各有所喜,也各有其说。
盖泥瓦的人家会说“黄土上了屋,家人都幸福”;盖茅草的人家会说“茅草屋里腊肉香”;盖石板的人家会说“石板底下有福享”。
但这都体现了峡江人民的乐观、风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走上吊脚楼,檐角高翘,曲廊盘绕,举目四望,风光如画,大有空中楼阁之诗画意境,有诗赞叹道:“奇山秀水妙寰球,山上人家美尽收。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作梦也风流。
石牌抗战纪念馆
公元1943年5月,为保卫陪都重庆,15万中国军队围绕石牌与10万日寇展开了殊死拼杀,取得了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辉煌胜利,粉碎了日寇觊觎重庆的美梦,成功地阻截了日寇进犯大西南的铁蹄。此战是二战期间中国抗日战场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
石牌抗战纪念馆是三峡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抗战纪念馆,修建在当年抗战的军事遗址之上,馆舍面积440平方米,由凭吊缅怀大厅、多媒体展览厅、图文展览厅、实物展览厅四部分组成,收藏珍贵实物200余件,珍贵图片近100幅。公元2003年3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将石牌抗战纪念馆命名为首批国防教育基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