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为什么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淘汰的两本是什么?

如题所述

清末民初的时分,文学界整理了六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解放后,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了鼓舞人民学习,发扬中国文化,丰厚人民肉体生活,发行一些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思索到《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都是短篇小故事,简直一篇就是一个完整不同的故事,没有完好的故事线,且过于封建和黑暗,不太合适推行,所以就剔除了这两本书,于是只剩下“四大名著

《儒林外史》是由清朝吴敬梓所写,这部书在侧面描写清代腐朽政治统治,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压榨,以及关于封建礼教,严厉的等级次序的暗讽。我们课文上的《范进中举》就摘自此书。

是一部好作品,但这部书描绘内容,关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也并不适宜,不够正能量。没有像《水浒传》那样爱国,舍生取义,也没有像《西游记》那样积极向上,百折不挠地完成任务。新中国艰难重重,需求的是可以进步民族自自信心,勇于应战艰难的书籍,而不是揭露丑恶社会理想的书籍。

《聊斋志异》也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蒲松龄科举考试屡试不中,由于小时分就对对鬼神故事充溢浓重的兴致,所以在四十岁左右,他开端创作《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全书将近500多篇,内容丰厚。内容主要是经过鬼神故事,揭露封建统治的严酷,鞭挞科举制度的腐朽、对抗封建礼教的约束,其中人鬼情未了的鬼怪之谈情节很多,关于青少年来讲,并不利于本身的身心安康的开展。这点应该也是被淘汰的缘由。《西游记》是神话故事,但全篇并没有爱情方面你侬我侬的情节,也没什么人妖相恋。

《聊斋志异》全书的故事多以短篇小说为主,故事内容比拟分散,展现的内容对青少年爱情观不益,所以最终被刷了下来。

这被刷下来的两部书,并不是说不是好作品,相较于另外四部,《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在价值观上要逊色一些,短少时期所需求的正能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5
淘汰的那两本是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结构松散,而且全篇文章没有主干,聊斋要么是短篇,要么也是过于松散,没有明确主角,这两本书都不利于推广传授
第2个回答  2022-03-15
淘汰的两本是儒林外传和聊斋志异,淘汰的原因是聊斋志异和当时新中国的文化存在差异不能更好的解放思想,儒林外传当时的学子思想有一定的固化作用不提倡。
第3个回答  2022-03-15
淘汰的两本是《儒林外传》《聊斋志异》。因为这是当时国家下达的一个政策,他们觉得名著留4本就够了,于是就把其中两本剔除了。
第4个回答  2022-03-15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全是短篇,而儒林外史虽名为长篇,但结构松散,一部狐鬼花妖,一部宦海百态,不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