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员考试试题

急需要 一套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复习题包括(判断、填空、计算)、考试范围及内容!
请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0年测量员考试试题摘要

(随着建筑类考试的临近,知识的熟练掌握很重要。在重庆测量员培训班学习的同学,你们除了要熟练掌握测量员知识以外,一些考试方面的试题也要去多做下,会给你们在考试的发挥带来很好的帮助,下面这些资料仅供参考!)

一、2010年测量员考试试题-名词解析题

(1)三角测量
(2)图根点
(3)图根控制测量
(4)大地点
(5)导线
(6)导线测量
(7)坐标增量闭合差
(8)三角高程测量
(9)高程闭合差
(10)两差改正

二、2010年测量员考试试题-填空题

1、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工作程序一般是( )、( )、( )、( )。
2、地籍调查按区域范围分为( ),比例尺一般分别为( )。
3、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包括量取( )、( )、( )、( )。
4、地籍图根控制网通常采用导线布设方式。为减少图根控制点的二次扩展,应优先布设导线网,布设( )然后采用( )在建筑物稀少、通视良好的地区,可以布设( )。
5、地籍细部测量的内容( ) 、( )、( )和( )等内容。地籍细部测量的方法( )、( )、( )三种。
6、在等精度观测中,取值作为观测值的最可靠值。设观测值中误差为m,观测次数为n,则最可靠值的中误差为( )。
7、假设A点坐标X=3225463.473,Y=6463264.132 B点坐标X=3226483.643,Y=6462945.154 请问B→A的方位角应为( )平距为( )m。
8、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应满足( )的精度要求,与( )基本无关。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应根据( )而变化。通常,每平方公里应布设( )地籍图根控制点。
9、( )完成后,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放样,其作业方法一般分为( )、( )、( )。
10、地籍图的主要内容要素为( )、( )和( )。

三、2010年测量员考试试题-选择题

(1)斜坡上丈量距离要加倾斜改正,其改正数符号( )

(a)恒为负; (b)恒为正;
(c)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d)根据高差符号来决定

(2)由于直线定线不准确,造成丈量偏离直线方向,其结果使距离( )

(a)偏大; (b)偏小;
(c)无一定的规律; (d)忽大忽小相互抵消结果无影响。

(3)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测距公式中的所谓“光尺”是指( )

(a) f; (b) f/2; (c)λ; (d)λ/2

(4)某钢尺名义长30m,经检定实际长度为29.995m,用此钢尺丈量10段,其结果是( )

(a)使距离长了0.05m (b)使距离短了0.05m

(c)使距离长了0.5m (d)使距离短了0.5m

(5)双面水准尺的黑面是从零开始注记,而红面起始刻划( )

(a)两根都是从4687开始;
(b)两根都是从4787开始;
(c)一根从468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
(d)一根从467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

(6)水准测量时,长水准管气泡居中是说明( )

(a)视准轴水平,且与仪器竖轴垂直; (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平行;

(c)视准轴水平; (d)视准轴与圆水准器轴垂直

(7)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结构可知,当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便可达到( )

(a)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b)获取望远镜视准轴水平时的读数;
(c)通过补偿器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d)包含(b)与(c)两项的内容。

(8)水准测量记录表中,如果∑h=∑a-∑b, 则说明下列一项是正确的。( )

(a)记录; (b)计算; (c)观测

(9)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指的是( )
(a)水准仪所安置的位置; (b)水准尺的立尺点;
(c)为传递高程所选的立尺点; (d)水准路线的转弯点

(10)观测值的中误差,其概念是( )

(a)每个观测值平均水平的误差; (b)代表一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
(c)代表一组观测值中各观测值的误差;(d)代表一组观测值取平均后的误差

(11)算术平均值中误差比单位观测值中误差缩小n倍,由此得出结论( )

(a)观测次数越多,精度提高越多;
(b)观测次数增加可以提高精度,但无限增加效益不高;
(c)精度提高与观测次数成正比;
(d)无限增加次数来提高精度,会带来好处

(12)误差传播定律是用数学的方法建立( )

(a)各种误差之间关系的定律;
(b)观测值中误差与它函数值中误差关系的定律;
(c)观测值中误差与最或是值中误差关系的定律;
(d)各种误差相互传递的定律

(13)所谓等精度观测,一般是指( )

(a)相同技术水平的人,使用同精度的仪器,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大致相同外界条件下的观测;
(b)相同技术水平的人,使用同一种仪器、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大致相同外界条件下所作的观测;
(c)根据观测数据,计算观测结果的精度是相同时

(14)计算中误差时,一般多采用最或是误差(似真误差)来计算,其原因是( )

(a)观测值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
(b)为了使中误差计算得更正确;
(c)最或是误差的总和等于零,可作校核计算

(15)观测值的权是根据下列确定的( )

(a)根据未知量的观测次数来确定的;
(b)根据观测值的中误差大小来确定;
(c)根据观测所采用的仪器精度来确定,仪器精度高,权给得大

(16)辩认等高线是山脊还是山谷,其方法是( )

(a)山脊等高线向外突,山谷等高线向里突;
(b)根据示坡线的方向去辩认;
(c)山脊等高线突向低处,山谷等高线突向高处;
(d)山脊等高线较宽,山谷等高线校窄

(17)在地形测图中,为了测定山顶某一古塔的位置,当不便量距时,可采用( )

(a)前方交会法; (b)侧方交会法;
(c)后方交会法; (d)极坐标法

(18)测绘1:1000比例尺地形图时,平板仪对中误差不得大于下列数值( )

(a)0.4mm (b)0.5mm (c)0.6mm (d)0.7mm

(19)平整土地时,设计高程是按下列方法计算( )

(a)取各方格顶点高程的平均值;
(b)各方格点高程按方格点的不同权数加权平均;
(c)各方格点高程按其边长加权平均;
(d)各方格点高程按方格面积加权平均

(20)建筑方格网布网时,主轴线布设在( )

(a)大约场区中部,主轴线应处于南北方向;
(b)大约场区中部,主轴线应与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
(c)大约场区中部,主轴线应沿原有道路敷设

四、2010年测量员考试试题-判断题

(1)测量成果的处理,距离与角度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高程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 )

(2)在10km为半径的圆范围内,平面图测量工作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 )

(3)在小区域进行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测量的影响较大,故应考虑。( )

(4)在小地区进行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

(5)地面上AB两点间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相同的。( )

(6)在测量工作中采用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南北方向为X轴,东西方向为Y轴,象限按反时针方向编号。( )

(7)高斯投影中,偏离中央子午线愈远变形愈大。( )

(8)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边缘子午线均是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 )

(9)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愈低,表示地物、地貌愈简略。( )

(10)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主条件。( )

五、2010年测量员考试试题-简答题

(1)试绘图说明跨山头的定线的步骤。
(2)试比较串尺法丈量距离和整尺法丈量距离的优缺点。
(3)钢尺刻划零端与皮尺刻划零端有何不同?如何正确使用钢尺与皮尺?

(4)简述钢尺精密量距的方法?

(5)写出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并说明每个符号的含义。

(6)钢尺的名义长度和实际长度为何不相等?钢尺检定的目的是什么?尺长改正数的正负号说明什么问题?

(7)简述钢尺一般量距和精密量距的主要不同之处?

(8)视距测量的精度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观测中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9)简述视距常数K的测定方法。测定时钢尺丈量地面距离要达到什么精度?

(10)简述相位法光电测距的原理。

六、2010年测量员考试试题-计算题

(1)检定30M钢尺的实际长度为30.0025m,检定时的温度t。为20℃,用该钢尺丈量某段距离为 120.016M,丈量时的温度t为28℃,已知钢尺的膨胀系数α为1.25×10-5,求该纲尺的尺长方程式和该段的实际距离为多少?

(2)用30M钢尺丈量A、B两点间的距离,由A量至B,后测手处有7根测钎,量最后一段后地上插一根测钎,它与B点的距离为20.37m,求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若A、B间往返丈量距离允许相对误差为 1:2000,问往返丈量时允许距离校差为多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5

第2个回答  2010-09-22
你上 中国测量网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