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为什么不知道蒙古灭了金后会灭宋?

如题所述

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之中,金庸先生精心塑造了一个“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郭靖从一出生就带着血海深仇,一方面他的名字让他不能忘记北宋当年的靖康之耻,另一方面他要寻找害死起父亲郭啸天的仇人,由此郭靖才走上了成长之路。不过,郭靖最大的升华还是在誓死抵御蒙古入侵南宋之上。当时,屡屡帮助蒙古大军东征西讨的郭靖,在得知成吉思汗有灭宋野心之时,为了民族大义毅然选择与蒙古决裂,在襄阳扛起了抗击蒙古保全大宋的正义之旗。
虽然在射雕英雄传小说之中,并没有讲述郭靖最终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无限畅想,但金庸在随后的几部相关小说中,还是说出了郭靖坚守襄阳六年,最终城破身死的结局。那么,在襄阳城破之后,南宋又是什么命运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亡国。在真实的历史上,蒙古和南宋的战争大体上有三次,前两次分别是由蒙古大汗窝阔台和蒙哥主动发起的,虽然这两次因为蒙古内讧和南宋拼死抵御,双方有战有和,蒙古大军退去,但实际上蒙古方面还是达到了削弱南宋的目的。
蒙古和南宋的第三次战争是关键,被看作王朝更迭的一次重大转折。公元1267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发动了对南宋军事防御重镇襄阳的进攻(射雕英雄传小说中,襄阳市郭靖抗击蒙古的地方),经过六年多的拉锯战,最终迫使南宋守城将领献城投降。蒙古大军占据襄阳之后,分兵多路对南宋实施大迂回策略,其中一路蒙古大军顺长江而下,剑锋直指南宋都城临安府。当时南宋在位的宋恭宗赵和太皇太后谢氏在穷途末路之际主动出降,旋即被押解到大都。
不过,临安府被占、宋恭宗赵投降,并不标志着南宋的灭亡。当时,南宋的仁人志士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在还未被蒙古占领的地方,组建成立小朝廷,继续抵御蒙古。可想而知,蒙古大军根本不容忍反对势力的存在,对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穷追不舍。最终,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宁死不屈慷慨就义,陆秀夫和张世杰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在崖山(今广东江门一带)进行了奋力一击,着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崖山之战。
在崖山之战中,已经走到末路的南宋残余官兵全军覆没,陆秀夫抱着刚满8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彻底宣告了存在一百五十二年的南宋覆灭。崖山之战后,元朝实现了大一统,华夏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因此在民间有“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据史籍记载,当时,南宋军民蹈海殉国而死者约十万之众,翌日尸体浮于海面连天蔽日,其悲壮程度堪称历代亡国之最。而元朝将领张弘范(原是金国汉人)让人在崖山石壁上刻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12个大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