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铁牛亦称唐代铁牛,位于永济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各四尊。铸于唐开元十三年( 725),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
20世纪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墙外流过,枯水季节,下水还可摸到铁牛牛角,行船还有被牛角挂伤船底的情况。
50年代后,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铁牛已被深埋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了。
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查访勘探,于次年8月发现并出土了唐开元铁牛、铁人,引起各界人士关注。
1989年 8月在蒲津渡遗址上经勘查发掘,处于黄河古道东岸的四尊铁牛全部出土。距蒲州城西墙51米,距西城门 110米。
1998年8月由永济市博物馆在蒲津渡遗址上发掘出的。出土铁牛有四尊、铁人四个、两座铁山、一组七星铁柱和三个土石夯堆。
黄河铁牛的出土,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发现黄河古渡口遗址,四尊铁牛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每尊45t~72t)、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在国内外极为罕见。
扩展资料
蒲津渡遗址,是中国第一次发掘出土的大型渡口遗址,这里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尤以唐开元年间倾全国之力改建蒲津浮桥,在这里铸造的维桥大铁牛、铁人、铁山、铁柱等的铁器群弥足珍贵。
黄河大铁牛年代之久(迄今1300年)、体型之大(每头牛长3.3米,高1.7米)、份量之重(最重的牛47吨)、工艺之精、造型之好堪称中华瑰宝,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史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1999年9月,国家投资1000余万元,由山西省考古所实施了“铁牛顶升保护方案”,将铁牛垂直顶升12.2米。2007年永济市成立了永济黄河大铁牛旅游有限公司,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2008年运城市开发建筑有限公司投资,在景区开挖了人工湖,铺浮桥、造假山、凿木船、建两关(蒲津关、大庆关)等,再现了盛唐蒲津大浮桥的景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河大铁牛
蒲津渡遗址出土的四尊铁牛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历史最久、重量最重、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相传,公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下令对蒲津桥进行加固修建。两岸各铸造四尊铁牛,旁边还有铸有铁人和铁山,前后36根铁柱,用来维系河桥。到了20世纪40年代,人们下水偶尔还能摸到铁牛的牛角,来往船只时常会被刮伤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