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内容上:文章通过追忆鲁迅生活的零星片段,展示了鲁迅的言谈笑貌、品性气质和人格精神,寄托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思念之情。作者以小见大,紧扣常人不注意的“花瓶”和“万年青”展开,穿插自己与鲁迅、许广平的简单对话,寥寥数语,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写作技巧上:巧用象征、拟人手法,以“万年青”象征鲁迅精神,生动而形象。文字虽然篇幅短小,却蕴含很深的意味,有很重的思想与情感的分量,全文着笔随意,娓娓叙来,亲切自然,悠悠思念之情充溢字里行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人物形象上:从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那么真实自然,平易近人,他的形象也由此丰满立体化起来。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严厉的鲁迅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

文中还有其他地方提到了鲁迅的笑声: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开玩笑的话;梅雨季,天晴了,“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这些都是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场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