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是采用以下哪种

如题所述

一、新闻学

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一)新闻学研究的四大内容: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和媒介经营与管理。

1、新闻理论。总结并阐明了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新闻理论主要研究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新闻事业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与群众的关系,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的工作原则,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原理和运行机制,等等。

2、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三大奠基人及其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主讲理论;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主讲应用;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主讲历史。)

3、新闻业务。总结和研究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采、写、编、评、摄、发等。)

4、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对媒体的宏观调控;总结和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策略等。

(二)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新闻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以及自然学科等。对于立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除了学好新闻学以外,还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到新闻实践中去刻苦磨炼,从而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三)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

3、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4、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

二、世界各国新闻学的主导性理论

(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1、起源:起源于欧洲,盛行于北美。

2、提出时间:17、18世纪。

3、目的:为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

4、主要观点:

(1)报刊独立自由,不受政府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政府的唯一职责是保护新闻自由。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让人民群众和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4)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该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5、评价

(1)积极意义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打破了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对于确立言论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观念起了巨大的作用。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促进了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

①这一理论以抽象的“人性”、“理性”为出发点,在理论上是含糊的,不确定的。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批评自由主义理论的某些基本原理站不住脚,认为人类理性和天赋人权只是一些激动人心的口号,缺乏基本的政治或社会根据。

②大众媒介的自由损害了公众和社会的自由。作为面向社会的信息传播工具和舆论工具,公众对报刊的要求是:真实、客观、公正、及时地报道和评价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传播有关公众利益的各种信息,反映公众的意见,对政府实行舆论监督。然而,作为私人所有的企业,报业老板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因此,报刊不能不接受金钱的支配并为资本所奴役。新闻报道权让位于资本所有权,商业娱乐至上,政治信息边缘化。媒介权力膨胀,虚假新闻层出不穷,低俗新闻挑战道德底线,诽谤或者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报道屡禁不绝。

③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观点的自由市场,但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资本薄弱的报纸无力与大报竞争,最后只能被淘汰或被兼并。媒介垄断,扼杀意见自由市场。

(3)案例

①美国“扒粪运动”的中后期,媒体充斥着大量煽情和不负责任的报道,揭黑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②“黄色新闻”大战:约瑟夫·普利策创办的《纽约世界报》和威廉·伦道夫·赫斯特创办的《纽约日报》掀起了黄色新闻大战。

(二)社会责任论

20世纪40年代,由哈钦斯委员会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一书中正式提出;到20世纪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

1、社会责任论的提出背景

(1)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谁掌握了媒介资源谁就相当于掌握了话语权;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所倡导的“观点的公开市场”理念与社会现实发生了冲突。

(2)公众的知情权受到漠视,特别是公众对于政府的决策的信息量掌握不足。

(3)战争年代的媒介管制使人们对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基本原则产生怀疑,特别是一些关于战争的消息是被封锁的,公众不能看到真相。

(4)媒介为了获取利益,夸大报道,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泛滥,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2、社会责任论的核心观点

(1)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三层内涵: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新闻报道必须理智,减少那些耸人听闻的煽情新闻;新闻要做出合乎真实的解释。

(2)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提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

(4)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这是社会责任论对大众传播媒介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即大众传播媒介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宣传的职责。

(5)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社会责任论向政府发出了呼吁,而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核心是反对政府对报刊活动的任何干预。

3、社会责任论的评价

(1)社会责任论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关系

社会责任论并没有抛弃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而是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修正、修补。

(2)积极意义

①社会责任论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美国加紧对外侵略和扩张、公开鼓吹要建立“美国世纪”和“全球性帝国”。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需要,在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股鼓吹国家干预、政府控制的思潮。社会责任论是根植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土壤之中的。

②社会责任论的提出主要是为了防止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也是为了给新闻事业注入一股清流,防止新闻向煽情化、浅薄化发展。

(3)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闻媒介被私人占有,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又是这种私有制经济的维护者,因此社会责任论仍然不能摆脱与实际脱节的困境。理论上要求新闻媒介对社会负责的呼吁,并不能约束和制止新闻媒介实际上的不负责任。暴力、色情充斥新闻媒介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理论的软弱无力。

(三)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

1、产生背景

发展新闻学首先是在西方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的一些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研究者,在政府的支持下承担了这方面的研究课题,内容主要是:研究新兴的独立国家如何仿照西方的传播模式,引进西方先进的传播技术,建立起本国的传播系统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传播网络联为一体,从而尽快地向现代社会过渡。他们经过调查取得了大量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当完整的理论思想和政策建议。

2、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

3、理论特征

(1)程度不一的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

(2)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守望: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冲破落后观念,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建设项目,使传统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上。整合: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与推广新技术。

4、评价

(1)积极意义

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指导意义。发展新闻学,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设计了一幅充满美好前景的理想蓝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曾深受启发和鼓舞。他们接受这一理论,并以此为自己制定传播政策的指导思想。

(2)存在的问题

西方学者们提出的发展传播学,终究是以西方社会为蓝本,按照西方的经济、政治发展模式以及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设计出来的,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同时,这些理论对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有片面夸大和估计过于乐观的倾向,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条件和民族文化特点,从而增加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难度。特别是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第三世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曲折,根据这些理论制定的政策,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后果,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

(四)党报理论

核心内容: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思考题:

1、当前世界各国新闻学的主导性理论和《报刊的四种理论》有何区别?

2、社会责任论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改进之处在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9
一、新闻学
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一)新闻学研究的四大内容: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和媒介经营与管理。
1、新闻理论。总结并阐明了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新闻理论主要研究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新闻事业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与群众的关系,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的工作原则,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原理和运行机制,等等。
2、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三大奠基人及其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主讲理论;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主讲应用;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主讲历史。)
3、新闻业务。总结和研究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采、写、编、评、摄、发等。)
4、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对媒体的宏观调控;总结和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策略等。
(二)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新闻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以及自然学科等。对于立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除了学好新闻学以外,还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到新闻实践中去刻苦磨炼,从而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三)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
3、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4、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
二、世界各国新闻学的主导性理论
(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1、起源:起源于欧洲,盛行于北美。
2、提出时间:17、18世纪。
3、目的:为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
4、主要观点:
(1)报刊独立自由,不受政府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政府的唯一职责是保护新闻自由。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让人民群众和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4)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该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5、评价
(1)积极意义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打破了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对于确立言论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观念起了巨大的作用。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促进了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
①这一理论以抽象的“人性”、“理性”为出发点,在理论上是含糊的,不确定的。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批评自由主义理论的某些基本原理站不住脚,认为人类理性和天赋人权只是一些激动人心的口号,缺乏基本的政治或社会根据。
②大众媒介的自由损害了公众和社会的自由。作为面向社会的信息传播工具和舆论工具,公众对报刊的要求是:真实、客观、公正、及时地报道和评价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传播有关公众利益的各种信息,反映公众的意见,对政府实行舆论监督。然而,作为私人所有的企业,报业老板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因此,报刊不能不接受金钱的支配并为资本所奴役。新闻报道权让位于资本所有权,商业娱乐至上,政治信息边缘化。媒介权力膨胀,虚假新闻层出不穷,低俗新闻挑战道德底线,诽谤或者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报道屡禁不绝。
③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观点的自由市场,但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资本薄弱的报纸无力与大报竞争,最后只能被淘汰或被兼并。媒介垄断,扼杀意见自由市场。
(3)案例
①美国“扒粪运动”的中后期,媒体充斥着大量煽情和不负责任的报道,揭黑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②“黄色新闻”大战:约瑟夫·普利策创办的《纽约世界报》和威廉·伦道夫·赫斯特创办的《纽约日报》掀起了黄色新闻大战。
(二)社会责任论
20世纪40年代,由哈钦斯委员会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一书中正式提出;到20世纪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
1、社会责任论的提出背景
(1)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谁掌握了媒介资源谁就相当于掌握了话语权;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所倡导的“观点的公开市场”理念与社会现实发生了冲突。
(2)公众的知情权受到漠视,特别是公众对于政府的决策的信息量掌握不足。
(3)战争年代的媒介管制使人们对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基本原则产生怀疑,特别是一些关于战争的消息是被封锁的,公众不能看到真相。
(4)媒介为了获取利益,夸大报道,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泛滥,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2、社会责任论的核心观点
(1)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三层内涵: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新闻报道必须理智,减少那些耸人听闻的煽情新闻;新闻要做出合乎真实的解释。
(2)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提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
(4)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这是社会责任论对大众传播媒介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即大众传播媒介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宣传的职责。
(5)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社会责任论向政府发出了呼吁,而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核心是反对政府对报刊活动的任何干预。
3、社会责任论的评价
(1)社会责任论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关系
社会责任论并没有抛弃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而是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修正、修补。
(2)积极意义
①社会责任论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美国加紧对外侵略和扩张、公开鼓吹要建立“美国世纪”和“全球性帝国”。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需要,在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股鼓吹国家干预、政府控制的思潮。社会责任论是根植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土壤之中的。
②社会责任论的提出主要是为了防止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也是为了给新闻事业注入一股清流,防止新闻向煽情化、浅薄化发展。
(3)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闻媒介被私人占有,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又是这种私有制经济的维护者,因此社会责任论仍然不能摆脱与实际脱节的困境。理论上要求新闻媒介对社会负责的呼吁,并不能约束和制止新闻媒介实际上的不负责任。暴力、色情充斥新闻媒介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理论的软弱无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2-09
新闻理论。总结并阐明了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新闻理论主要研究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新闻事业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与群众的关系,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的工作原则,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原理和运行机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