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不同年龄段的雅称

如题所述

古代男子不同年龄段的雅称如下:
1. 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 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
5. 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6. 龆龀(tiáo chèn):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7.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8.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9. 黄口:指十岁以下孩童,本意是雏鸟的嘴,意思是非常稚嫩。
10. 舞勺:男子到了十三岁~十五岁,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11. 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12. 舞象:男子十五岁~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
13. 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14. 而立: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15. 不惑: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16. 知命: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17. 耳顺: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18.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19. 杖朝:男子八十岁,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拄着拐杖入朝。《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20. 耋耄(dié mào):八十至九十岁。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21. 鲐背:背如鲐鱼之年,也就是年纪非常大的时候。《尔雅·释诂》:“黄发、齯齿、鲐背、耇、老,寿也”。
22. 期颐:一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以上为古代男子不同年龄段的雅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3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