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九寨沟应该如何修复?

如题所述

在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方面,我省将继续实施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四大森林城市群建设、乡村绿化美化行动,继续消除绿化盲点盲区,增加城镇公共绿地面积。

重点区域生态治理方面,主要从扩大退耕还林范围、生态脆弱区治理和地震灾区生态修复上入手。即,将一般地25度以上、重要水源地15度-25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纳入工程实施范围。对于川西北沙化土地和震损林区,则探索设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启动九寨沟地震灾区生态修复行动。

脱贫攻坚层面,主要着眼于产业基地建设和技术支撑。今年继续将全省60%以上的中央和省级林业资金安排到贫困县,全年在88个贫困县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12万亩,培养涉林技术骨干1000名。

扩展资料:

震后修复后的九寨沟:

在游览方式上,游客乘坐观光车游览,实行“原车原回”运行模式,即游客在游览完一处景点后乘坐原车前往下一处景点游览,直至游览结束,为了确保游客有充分的游览时间,每位游客都配戴有挂牌,挂牌上标有专门的车号和座位号,游览完景点只需要对号入座即可。

此外,景区还为游客发放便携GPS定位装置,配置“SOS”按钮,游客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向景区呼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四川:启动九寨沟地震灾区生态修复行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8

日前,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组织来自中科院植物所、动物所、山地所、成都生物所以及环保部环境科学院等机构的十余名生态专家学者组成科学考察团,进入九寨沟,对震后一个多月以来九寨沟的自然景观损毁情况、生态环境变化进行考察。

考察团召开了座谈会,对灾后重建恢复工作进行探讨。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马克平,原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巡视员、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建伟,九寨沟管理局局长赵德猛等出席会议。

王丁表示,九寨沟不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同时还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他认为,实地了解地震对整个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害,对灾后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他介绍,九寨沟个别景观在地震中遭遇了较大程度的毁坏,但地震后也造就了一些新的景观。他认为,对于震后重建,应当尊重科学,自然恢复,不应盲目采用工程修复。


王丁介绍,经过考察后,专家考察团对九寨沟的修复提出建议。即应将当前的应对措施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整体考虑,科学规划。在排危工作完成,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分期分区开放。同时,应挖掘新内涵,展现一个新的九寨沟面貌,加大与各相关科学机构的合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消除公众疑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11

2月11日,“8·8”九寨沟地震半年后,记者再次探访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寨沟展现出强大的生态恢复能力,地震后受损的美景已经慢慢归来。冬季的九寨沟,冰挂,冰瀑,冰湖晶莹剔透,美不胜收,依然是幽蓝冰封,白雪旖旎的童话世界。

九寨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处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区,由于非常特殊的地质条件等原因,以及剧烈的造山运动,造就了规模宏伟的北西西向、北北东向的活动断裂带,正因为其地质条件因素非常奇异,所以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这里成为人间仙境的同时,也让九寨沟成为地质灾害多发区域。

历史上,地震灾害在九寨沟所在的大区域内频发且程度严重。例如,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1976年的松潘-平武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火花海距离震中仅有5.3公里,这个著名景点的受损还可能会对上游的几个海子产生牵连性影响。火花海水位下降,上下游水位差变大。连接处的堤坝承载的水的推力变大,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周武平担心,在多种不利因素作用下会继续出现垮塌。

第3个回答  2017-09-18
主要是修复景区道路,其他的自然景观,就随大自然造化把!
第4个回答  2017-09-18
应该还可以,但是还没有修复前不要去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