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的话会给做国内做外贸的企业和不做外贸的企业有多大影响?

如题所述

人民币升值对外贸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外贸企业重负下前行

本币升值具有双重性,关键在于如何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人民币升值实际上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有利因素

圣诞刚过,中国外汇市场又给人民币带来了一份“厚礼”,2006年12月2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突破7.81整数关口,再次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

人民币不断升值无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影响,影响最直接的要数外贸业。虽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对人民币的干预程度降低,人民币升值已成市场共识,不少企业也做了相应准备,但即便如此,人民币不断升值还是对外贸企业经营造成了很大影响。

给外贸企业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从理论上讲,货币升值实际上并不影响进出口商品本身价值,只是改变了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价格,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人民币升值3%,就相当于出口产品成本提高了3%,出口竞争力降低了3%。一国货币升值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外国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下降,出口规模受到制约。同时,该国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降,会刺激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进口规模得以扩大。

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特别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的三资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末端,利润率低,自身增值能力不足。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看重的是中国的人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人民币升值以后,无疑会抵消一部分人力资本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中国的产品出口将会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某灯饰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表示,该公司去年虽然拿到900万美元海外订单,为防范风险也办理了部分远期结汇,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影响,还是损失了18.9万美元。

我国出口企业受人民币升值影响的程度不一。享有外销低利贷款、外销退税甚至以内销补贴外销的产业所受冲击相对较轻。享受优惠者多为竞争力不强的产业,相关产业或地方政府为了争取补贴收入而极力维持生产,这些产业可依靠补贴勉强存活。而未受优惠的则有不少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因无政府补贴而影响生产和出口,结果率先倒闭,造成反向淘汰,致使外贸产业结构趋向恶化。

不少中国厂家出口的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一些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污染,部分企业没有按规定进行防治污染投资,因此,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在人民币升值后,对这些企业的产品出口影响不大。反之,守法厂商因负担了环保成本,相对前者缺乏竞争力,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无力出口而被迫倒闭,造成守法者遭淘汰,违法者继续生存的不公平现象。

人民币升值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

人民币升值以后,一些外贸企业之所以无法承受这一风险,根本原因在于其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处于全球化竞争劣势地位,无法在激烈竞争中获胜。因此,人民币升值再次为外贸企业的产业结构敲响了警钟。

的确,中国面临着从对外贸易大国到强国的挑战。中国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转变对外贸易形势的关键。在亚洲国家中,韩国、日本都曾经历过本币升值的困难时期。日元在1985~1986年升值幅度达45%,这给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此期间由4.9%下降到2.5%。
然而,日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用几年时间逐步走出了本币升值的阴影。日本银行的调查显示,出口业萎缩使日本国内很大一部分资金投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很多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电子产品制造厂商不仅从出口市场转向国内市场,而且从制造业转向非制造业,使第三产业得到了加速发展。从日本的发展经历可以看出,本币升值具有双重性,关键在于如何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人民币升值实际上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有利因素。

实现产业升级,就是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唯有如此,才可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有助于外贸的健康发展。

人民币升值已成趋势,变压力为动力实现外贸业健康发展是当前大计。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背景下,企业应该有风险意识,采取相关措施。为规避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收益减少风险,一些企业选择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在缴纳一定银行利息和费用后,企业将未来的人民币收益锁定,由保险公司承担人民币一旦升值所造成的贸易损失。据浙江华天集团副总经理张青峰介绍,这种做法在绍兴纺织出口企业中比较普遍。杉杉集团国际商务部部长朱素君也表示,他们与外商签订出口合同时,尽管还没有为因人民币升值而直接提高产品出口单价,但凭借双方长期建立的信用关系,一般都会在私下协商,如果人民币升值,外商会考虑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人民币升值已成为目前外贸签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政企合力应对外贸汇率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在出口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外商愿意接受我国企业提高产品出口单价的要求,说明外商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值很高,对升值幅度的期望也很大。我国出口商品4%左右的提价幅度,在外商对人民币升值幅度预计范围之内。另外,受欧美对我国纺织品“特保”影响,我国对欧美的纺织出口量会明显减少,这将促使纺织品海外市场价格上涨,这也是外商愿意接受我国纺织企业提价要求的原因之一。

对于政府来说,各级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如税收、价格、财政、信贷、利率等,通过经济、法律、行政各种手段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利用世贸组织相关政策,在世贸组织协议允许范围内给予相关产品出口补贴或提高出口退税,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弥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外贸收入减少,从而达到既优化产品进出口结构,改善贸易收支,又减少汇率变动带来的通货膨胀的目的。

由于人民币升值,使得以相同人民币表示的投资量可以兑换成更多外币,相对减少了对外投资成本,有利于我国国内企业到海外投资,发展跨国经营。美国、日本上世纪80年代在本币大幅升值期,都采用海外资本扩张的策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充分体现。我国应借鉴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鼓励企业通过扩大海外生产规模的方式来回避风险和降低生产成本,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海外投资步伐。

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来看,虽然发展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但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单纯依靠出口导向战略是相当危险的。对外依存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受外部经济影响程度的一个指标,这一指标在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一个适度的区间,并非越大越好。从我国对外贸易情况来看,外资企业主导的进出口已占我国外贸总额的一半以上,其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结果,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我国应适当调整外资政策,减轻对外资的依赖,在改变贸易增长方式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贸易品产业与非贸易品产业的协调与融合,培育和发展非贸易品产业,把优质资源和优质资产更多地留在自己的土地上。这样,才可能改变中国现在面临的出口额越高,经济效率越低的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1
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对外贸企业无疑是一个致命打击!!外贸一倒,资金马上就会转向国内,造成国内资产泡沫化更加严重。然后,由于一些内在的、外在的因素影响,资产泡沫破裂,金融系统受到冲击,整个中国经济将受到重创。毛之不存,皮将焉附,内贸企业也将受到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