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广怎么死

如题所述

杨文广是病死的。

杨文广是北宋并州太原人士,为北宋一朝名将,是杨业的孙子,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也属杨家将一系之人。

咸平二年,杨文广在一个武将世家出生,祖父杨业是北宋著名的抗辽将领,其父杨延昭更是辽国的死敌,让辽军闻风丧胆,为大宋立下赫赫战功。出生在这样一个武将家庭,杨文广自幼受到家庭熏陶,骑射功夫了得,军事谋略也十分擅长。后来凭借父辈余荫入朝为官,从此进入朝堂。

宋仁宗庆历三年,陕西农民起义爆发。由张海率领饥民起义军发展迅速,转战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和湖北西北部等地,影响极大。朝廷派军镇压,杨文广也在此次派军之中,推测可能是禁军一类的小官。班师回朝之后,因为在镇压起义中立下战功,凭军功升任殿直。

庆历四年,参知政事范仲淹任陕西、河东路宣抚使,与杨文广交集,因为欣赏杨文广的军事才,因此将杨文广纳入麾下。不过在庆历五年,范仲淹罢相,而宋朝和西夏也成功议和,杨文广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宋仁宗皇佑四年,枢密副使狄青以荆湖南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贼盗事的身份征讨盘据邕州的蛮族首领侬智高的叛乱。在选将之时,狄青看中杨文广,将杨文广调任广西钤辖,其后累迁左藏库使、带御器械。虽然现今查询历史资料,并没有找到杨文广参战的痕迹,但是既然升官了,那么说明他还是立了功的。

宋英宗继位之后,朝廷评议各地将领,英宗言杨文广既是名将之后,又于国有功,因此将杨文广提为成州团练使,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后升任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都总管。

宋神宗熙宁元年,陕西经略使韩琦奏请修建城堡,朝廷准奏,于是韩琦便派当时是秦凤路副都总管的杨文广地方修筑筚篥城。修建城堡听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却十分艰难。

这座城堡是用来抵御西夏军队入侵的,自然会遭到西夏军队的阻止。所以在修建城堡之时,经常会遇到西夏人来偷袭,并且将正在修建的城堡毁掉。为了成功修筑城堡,杨文广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他一边扬言会在某地修建城堡,一边迅速前往筚篥,全面部署防务。等西夏军队到了他说的地方时,扑了个空,而宋军的城堡在这期间总算有了养子。因为修筑城堡有功,杨文广升任泾州知州、镇戎军知军,同时还获得了宋神宗的称赞。

熙宁三年,杨文广改任鄜州权知州,又任定州路副都总管,升侍卫步军都虞候。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兜兜转转,杨文广来到了他祖辈效命的地方。越到了一个王朝的末年,整个王朝的国力、军力、经济实力都会成倍的下降。所以在宋朝中前期还能抵抗北方草原民族,到了末期基本上被草原民族打秋风似的,入宋朝国境如入无人之地。

庆历二年之时,宋军屡屡被西夏军队打败,因此使得辽国也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将宋朝国土咬一口下来。最开始还没有那么明显和猖狂,可等到熙宁七年的时候,已经是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要宋朝国土。

宋仁宗急忙派人前去表示愿意增加岁币,才勉强压下了辽国的野心。朝廷的服软,无疑是对武将最大的打击。对外族的低头,更是军队所有战士的耻辱。杨文广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扬大宋郭威,呈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不过还没有等到批复,杨文广就在当年,也就是熙宁七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五岁。杨文广死后,朝廷追赠为同州观察使。

扩展资料:

杨文广民间传说

《收螟精》

相会北宋时,杨文广领兵到南蛮收妖。据说在甲子港收了鳄鱼精,在镇前收了水龟精,后来接到报告:说大南山螟精四出食水稻。于是,杨文广领兵来到大南山清剿。

螟精听说杨文广兵到,情知不妙,慌忙向大山沟里逃窜。可她这时肚里有孕,要生孩子了肚子痛得厉害。听着后面的追杀声,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她看见路边的大树下有个货郎在歇脚乘凉,心生一计,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后生孕妇,跑到货郎面前求救:“请兄台想法救我母子两条生命,再生之恩,日后自当报答!”

货郎见这妇女苦苦哀求,起了怜悯之心。后面喊声紧逼,来不及问明情由,便叫孕妇藏进货郎担里,自己坐在一旁闭目养神。官兵追到货郎担前,问道:“可曾看见螟精经过?”货郎答非所问:“是不是一个女子?”

官兵道:“在哪儿?快说,她是螟精。”货郎听说是螟精,但又不大相信,于是吞吞吐吐,不肯说出。官兵急了,翻开货郎担进行搜查。可这会儿螟精已经分娩完毕,官兵一搜,她便舍下螟卵,拼命逃跑,逃到大南山峰时,正好碰上杨元帅,被活活生擒了。

螟精虽然死了,但产在货郎担稻草堆里的螟卵,孵化成虫,从此,这种螟虫专食水稻,不食其他作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杨文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5

杨文广病逝。享年75岁。他死后,朝廷追赠为同州观察使。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杨文广改任鄜州(今陕西富县)权知州——代理知州。以后又自西北边防移向河北边防,任定州路(治所在今河北定县)副都总管。

升侍卫步军都虞候——又回到了当年他的祖父和父亲效命的地方。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沉寂了大约三十年辽宋边境又其争端。

早在宋仁宗赵祯庆历二年(1042年),辽兴宗耶律宗真见宋朝屡为西夏所败,乘机要挟,要求宋朝割让晋阳及瓦桥关以南十县之地——这个晋阳并不是今山西太原市所在地。

仁宗赵祯急命大臣富弼前往交涉,又增加“岁币”二十万(银十万,绢十万),终于再得到三十年的“和平”岁月。如今,辽朝遣使到宋朝,争河东地界。

定州路副都总管杨文广献阵图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朝廷还没有来得及审批和回复,当年的十一月,杨文广病逝。享年75岁。他死后,朝廷追赠为同州观察使。

扩展资料:

传说中的杨文广是个少年英雄,史书上写的却都是他晚年的事,更像是个烈士暮年、壮志难酬的老者。他虽然是将门之子,但仕途并不平坦,没有多少出人头地的机会。

晋升非常缓慢,年近五十了还是个很不起眼的下级军官。宋史记录杨文广的第一件事是“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殿直”,这大约是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的事。

“班行”相当于现今的排级干部,是宋军中最低职位,包括“三班借职”和“三班供职”两级,军官向上晋升的顺序依次是“三班借职”、“三班供职”、“右班殿直”和“左班殿直”。

杨文广由班行晋升为殿直,类似于现今由排级提到了副连职。1014年杨延昭病逝,次年,宋朝颁布了新的恩荫制度,防御使一级的武将,子可授予右班殿直(正九品)。

其他的则可授予三班奉职或借职(从九品)。杨文广并非长子,所以初任官阶在“殿直”之下,这与当时的政策相符。杨文广从“班行”(1014年)晋升为“殿直”(1043年),整整用了29年的时间。

宋朝有规定,接受恩荫的子女必须年满15。如果1014年杨延昭去世时他刚好15岁的话,1043年升任殿直时至少应该是44岁。从十几岁的青涩少年到四十多岁的中年长者。

杨文广在排长的位置上一干将近30年,这在古今中外都算是罕见。以44岁的年纪还只是个排长,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但在宋朝却不算太过稀奇。

宋朝官员冗多是不争之事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恩荫过滥。1015年宋神宗生日那天,宋朝颁布了新的恩荫条例,恩荫的名目更加繁多,恩荫之滥也自此开始。

正所谓“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足”。据统计,当时每年恩荫补官者多达500人,是科举取士的数倍,这些人多为纨绔子弟,有的百无一用,只能由国家出钱养着。

以杨文广的职位“班行”为例,宋真宗天禧年间就有4000多人,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达到6500多人,到神宗末年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万。

如此众多的“班行”,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可以想见竞争有多么激烈,低级武臣升迁非常困难,僧多粥少,有的人只能老死于“班行”之中。

杨家将祖孙三代都捐躯在抗辽一线。杨业在边关屡立战功,号称“无敌”,最后慷慨战死以身殉国。杨延昭自小随父出征,在澶渊之役请饬诸军扼辽归路。

袭取幽、易等州,威名犹存。杨文广晚年镇守定州尽心竭力,面对强敌滋事,大胆献策议取幽燕。杨家将虽然并非宋代最有影响的战将,到了杨文广这一代也已是日薄西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文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31

杨文广病逝。享年75岁。

杨文广(999-1074),字仲容,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杨延昭之子、杨业之孙(正史中杨文广为杨延昭之子,杨宗保为《杨家府演义》虚构人物)。曾为范仲淹所擢用,祖籍麟州(今陕西神木北)。

早在宋仁宗赵祯庆历二年(1042年),辽兴宗耶律宗真见宋朝屡为西夏所败,乘机要挟,要求宋朝割让晋阳及瓦桥关以南十县之地——这个晋阳并不是今山西太原市所在地。

仁宗赵祯急命大臣富弼前往交涉,又增加“岁币”二十万(银十万,绢十万),终于再得到三十年的“和平”岁月。如今,辽朝遣使到宋朝,争河东地界。

定州路副都总管杨文广献阵图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朝廷还没有来得及审批和回复,当年的十一月,杨文广病逝。享年75岁。他死后,朝廷追赠为同州观察使。

扩展资料:

杨文广人物故事:

就在宋与西夏发生战事的时候,辽道宗耶律宠基乘机挑起事端,要求宋割让北境土地,企图使宋两面受敌。1069年,杨文广以70岁的高龄被调往北线,以步兵都虞侯的身份兼领定州路副都总管。

定州屯重兵,位于中部,是防契丹南下的要冲。如遇重大战事,皇帝御驾亲征,行营必设在定州。杨文广所受之职是定州路的副帅。

自从1004年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和好多年,北部防务已十分松懈。1073年六月,边防通报发现辽人有异常动向,神宗非常担心,但国内的改革已进入到攻坚阶段。

主政的王安石不想节外生枝,没有把河北防务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他开导神宗说,不必担心,只要加强军事训练,完善边防城垒就应该没有问题。

十月,宋朝在西线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神宗却高兴不起来,他更担心辽国的进攻,而且据当时的情报分析,辽人很可能南下入侵。如果假想成真,宋军两线作战将会非常被动。

王安石再次为他宽心,辽人不会轻易放弃和平局面,双方毕竟维持了70多年的和平。宋神宗仍然不能放心,王安石进一步解释说,即使出现不利局面也不用惊慌。

对辽可以主守,对西夏可以主攻,西夏不足畏惧。熙宁七年(1074年),辽国开始寻衅发难,借口宋军越界筑城进入蔚、应、朔三州,派使臣到宋都争河东地界,要求以雁门山为分水岭划界。

九月,双方派使在代州进行谈判,谈判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宋朝内部意见不统一。以沈括等人为代表的一派认为绝不可屈从,不能为辽人所要挟。

蔡挺一派则主张克制忍让,甚至建议召回河北沿边将士以示无事。王安石的态度很耐人寻味,他说出了一句令人琢磨不透的话来,“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宋神宗下令王安石改善边境防务,但王安石依然执迷于自己的判断,认为辽国不会动武,甚至主张在河北裁军。在宋使赴辽的过程中,王安石因为改革受到强烈抨击,宋神宗不得已将其罢相。

继任的韩绛系王安石推荐,基本上仍然沿用了王安石的政策。杨文广身为边防大将,坚决支持抗辽。他认为如果辽人胆敢破坏盟约,必须给予迎头痛击,还可以乘机恢复故疆。

杨文广在抗辽前线做了大量的调研,结合镇守定州的工作经验,向朝廷献上了收复失地的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计划,但还没等到朝廷的回音,杨文广就一命归西,时间是1074年十月,享年75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文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21

杨文广是病死的。

杨文广生于咸平二年(999)卒于熙宁七年(1074),白寿彝认为他是杨延昭的第三子,以父因入官,任侍卫亲军龙卫(骑军)、神卫(步军)四厢都指挥使,后升领防御使。

宋神宗时因抗击西夏建功,历官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侯。后辽人争议代州地界,他奉献阵图及攻取幽燕之策。旋病死,膝下共有四子。

杨文广生于咸平二年(999)卒于熙宁七年(1074),宋初抗辽将领杨业孙,白寿彝认为他是杨延昭的第三子,杨文广以父荫为官  。宋仁宗赵祯庆历三年(1043年),陕西南部张海率饥民起义。

转战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和湖北西北部等地,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即按照为官的次序随军出征,故此杨文广当时的官位可能是禁军一类的小官职。这次出征回来后,杨文广以军功升任殿直——比供奉官更低官阶的武官官阶。四年(1044年),推行“新政”的参知政事(宰相)范仲淹任陕西、河东路宣抚使。

扩展资料:

杨文广民间传说

收螟精

相会北宋时,杨文广领兵到南蛮收妖。据说在甲子港收了鳄鱼精,在镇前收了水龟精,后来接到报告:说大南山螟精四出食水稻。于是,杨文广领兵来到大南山清剿。

螟精听说杨文广兵到,情知不妙,慌忙向大山沟里逃窜。可她这时肚里有孕,要生孩子了肚子痛得厉害。听着后面的追杀声,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她看见路边的大树下有个货郎在歇脚乘凉,心生一计,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后生孕妇,跑到货郎面前求救:“请兄台想法救我母子两条生命,再生之恩,日后自当报答!”

货郎见这妇女苦苦哀求,起了怜悯之心。后面喊声紧逼,来不及问明情由,便叫孕妇藏进货郎担里,自己坐在一旁闭目养神。官兵追到货郎担前,问道:“可曾看见螟精经过?”货郎答非所问:“是不是一个女子?”

官兵道:“在哪儿?快说,她是螟精。”货郎听说是螟精,但又不大相信,于是吞吞吐吐,不肯说出。官兵急了,翻开货郎担进行搜查。可这会儿螟精已经分娩完毕,官兵一搜,她便舍下螟卵,拼命逃跑,逃到大南山峰时,正好碰上杨元帅,被活活生擒了。

螟精虽然死了,但产在货郎担稻草堆里的螟卵,孵化成虫,从此,这种螟虫专食水稻,不食其他作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文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杨文广(?—1074),字仲容,杨业之孙、杨延昭次子,宋朝名将。

杨文广以父荫入官。庆历三年(1043),陕南张海起义,杨文广从征有功,升殿直。四年六月,范仲淹宣抚陕西,杨文广隶属范仲淹麾下。皇佑四年(1052)九月,狄青讨伐侬智高,选陕西兵赴广南,德顺军(今宁夏隆德)知军杨文广从征,历任广西钤辖,宜州(今广西宜山)、邕州(今南宁)知州,累迁左藏库使、带御器械。

英宗时,英宗以杨文广为“名将后,且有功”,升领团练使,任侍卫亲军龙卫(骑军)、神卫(步军)四厢都指挥使。后升领防御使,任秦凤路副都总管。熙宁元年(1068),陕西经略使韩琦,奏请于秦州西北边城建城堡以保护附宋蕃民。七月,韩琦派秦凤路副都总管杨文广前往筑筚篥城,杨文广采取声东击西策略,扬言要建喷珠城,率部急奔筚篥,随即部署防务,直至次日清晨,西夏军才到达,见宋军防守严密只得退兵,并留书称回去奏请以数万骑兵来驱逐宋筑城部队,杨文广立即派兵遣将追杀西夏军,杀获甚众;九月,甘谷等三城堡修成,受到宋神宗诏书褒谕,筚篥城赐名通渭堡(今陇西东北)。杨文广历任泾州(今泾川北)知州、镇戎军(今宁夏固原)知军。熙宁三年十二月,改任鄜州(今陕西富县)权知州;以后又自西北边防移向河北,任定州路副都总管,升侍卫步军都虞候。熙宁七年三月,辽朝遣使到宋朝,争河东地界,杨文广献阵图及取幽州(今北京)策略,朝廷还未及回复,十一月,杨文广病死。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