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贷消费的论文

如题所述

中文摘要: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直接影响,对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都有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心理,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大学生消费观念以理性为主,但也存在追求时尚、名牌和过度社交消费等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是心理学角度的消费误区和偏颇心理,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健康消费观的缺失。为改善大学生消费行为,建议加强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意识,培养大学生财商,并把健康消费风气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心理;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
(一)理性消费是主流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大学生消费观念以理性为主,如注重教育投资、健康消费和多层次消费。
(二)存在消费问题
1. 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2.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
3. 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偏颇的原因
(一)心理学角度的分析
1. 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消费盲目性。
2. 尊重需要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导致重物质消费。
3. 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失
1. 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
2. 消费观教育引导不够。
3. 校园文化建设中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内容。
(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1. 享乐主义消费观的影响。
2. 消费主义价值观的上升。
三、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的建议
1. 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2. 教育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3. 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4. 把健康消费风气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一祥,苏天恩,大学生经济差异现象及其对策,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21卷第5期
(2)王永杰,徐凌中,任建庆,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第13卷第6期
(3)唐沙,王洪斌,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探讨与分析,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6月第156期
(4)温孝卿,等。消费心理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5)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J)中国教育,2003,(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