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人这样写有何意

如题所述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这句诗意味着即使天空晴朗,没有一丝云彩,当你深入云雾之中,衣服也会被细雨打湿。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即使表面看起来平静无事,但深入了解后却会发现其中隐藏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和挑战的情况。
诗人用“晴明”来比喻事情的表象,而“沾衣”则暗示了事情的本质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这种手法突出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深刻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艰难、内心的犹豫和恐惧,以及可能的后悔。
这句诗出自张旭的《山中留客》,原诗如下: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大致为:
春光下的山色生机勃勃,不要因为几朵淡淡的云彩就打算离开。
即使天气晴朗,没有下雨的迹象,当你走进云雾缭绕的山中,衣服也会被细雨打湿。
注释:
- 山行:或作“山中”。
- 春晖:春天的阳光。
- 莫:不要。
- 轻阴:轻微的阴云。
- 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 纵使:即使,尽管。
- 云:指云雾。
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挽留客人,但因为它发生在山中,所以又不得不写春天的山景。写多了山景,又怕淡化了挽留的主题。诗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他只用了一句话:“山光物态弄春晖”。这句只写了一个春天山景的总体印象,没有去描绘具体的泉石花木,而是从整体上渲染了一个春意盎然、引人入胜的氛围。
严冬过后,春风给的山林换上了新装,万物在温暖的阳光中焕发生机,色彩斑斓,充满活力。这一“弄”字,赋予了万物以和谐、活跃的情态和意趣。
“山光物态弄春晖”这句话虽然概括,却不抽象,任由读者想象。无论是青翠的新叶,还是迎风摇曳的山花,无论是鸟儿的欢唱,还是潺潺的溪水,都包含在这句诗中。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句子,诗人将它放在诗的开头,显示了他的匠心独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