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的意思

如题所述

碓的意思是舂米的用具。

舂米介绍:

就是将谷类的东西放入石臼里用杵捣去皮壳或捣碎。舂出来的壳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我们吃的白米,舂米的工具有点像捣药罐,有一个棒槌、一个盛器。用棒槌砸谷子,把米糠砸掉。

工艺:

舂米,谈不上什么工艺,过程也并不复杂,但绝对是个力气活。一口臼,用一块大整石慢慢凿成。它形同一只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径不小于70~80公分。一只大的石臼,一般要四个人才能抬得动它。

臼内凿有锣纹,臼的身子须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贴平,以便于清扫。在臼的上面,架着用一棵大树段做成的“碓身”,“碓”的头部下面有杆杵,杵的嘴子上按了铁牙。

碓肚的中部,两边有支撑翘动的横杆,就像玩杂技的“翘翘板”中间支撑,“碓”尾部的地下挖一个深坑,当把重心移到“碓”尾并将其向坑里踩压下去,“碓”头即抬了起来,然后舂下去,抬起来,再舂下去,就这样机械地重复,便是舂米。

碓臼上面横着一根木杆或竹杆,供舂米的人扶手。熟悉的老手,有时会连续不断跑跳着舂了起来;有的还在“碓”头上绑块石头加重,舂起来更有力。

劳动:

舂米是黎族人特有的一种劳动方式,主要由黎族妇女完成。看着姑娘们踩着欢快的节拍舂米,记者也禁不住与她们一起舞动起来,这时记者才体会到舂米的艰辛。但是,黎族妇女从来没有把这当成是一种负担,相反,她们能在其中寻找到乐趣,从中品尝到快乐的滋味。

舂米杵都在一米左右长,两头粗中间把手处较细,每个重约三公斤。舂米桶是木制的,桶皮厚超过10厘米,桶底厚超过15厘米,桶重至少25公斤。两位黎族姑娘拿起舂米杵用力地舂着桶中水稻,两个人一起一落,配合默契。咚咚的舂米声伴着姑娘们朗朗的笑声,使本来很繁重的劳动变得轻松许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