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的发展

如题所述

在70年代国外的低损耗光纤获得突破以后,中国从1974年开始了低损耗光纤和光通信的研究工作,并于70年代中期研制出低损耗光纤和室温下可连续发光的半导体激光器。1979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建成了市话光缆通信试验系统,这比世界上第一次现场试验只晚两年多。这些成果成为中国光通信研究的良好开端,并使中国成为当时少有的几个拥有光缆通信系统试验段的几个国家之一。到80年代末,中国的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1991年起,中国已不再建长途电缆通信系统,而大力发展光纤通信。在“八五”期间,建成了含22条光缆干线、总长达33000公里的“八横八纵”大容量光纤通信干线传输网。1999年1月,中国第一条最高传输速率的国家一级干线(济南——青岛)8×2.5Gb/s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建成,使一对光纤的通信容量又扩大了8倍。
我国十分重视光通信器件的研发,通过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安排专题,组织技术攻关,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等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光通信器件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随着光器件产业逐渐向中国转移,光通信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中国已成为全球光电元器件的重要生产销售基地。
光通信器件是构建光通信系统与网络的基础,高速光传输设备、长距离光传输设备和智能光网络的发展、升级以及推广应用,都取决于光通信器件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支持。因此,通信技术的更新与升级将促使光通信器件不断发展进步。
2010年中国生产制造的器件已占全球25%以上市场份额;我国光器件市场规模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也已从2008年的17%增加到2010年的26%左右,市场规模达到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率更是高达30%。
光电子器件行业厂商数量相对较多,全球生产光电子器件的厂商250余家,行业整体来看还属于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随着中小企业的退出和行业收购兼并的进行,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呈上升趋势,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趋缓。而国内企业不仅要直面国内本土企业的竞争,还要承受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整体竞争较为激烈。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进程的推进,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加快光网城市建设的步伐,我国光通信产业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
我国在光纤光缆方面,得益于三网融合和宽带政策对光纤的大量需求,2012年市场对光纤的需求迅速增加,使得光纤业基本面出现好转。行业总体供需呈弱势均衡、总体偏紧的态势,从而为光纤价格提供了极强支撑,为行业盈利改善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行业内主要厂商均在2012年实现较大规模光纤预制棒自产产能,使得此部分光纤企业盈利能力得到较大改善。
在光网络系统设备方面,三网融合形势下的FTTH、NGB与双向改造等热潮,将在未来长时间内释放大量光通信设备需求。三网融合将刺激广电及电信运营商对光纤网络建设的投入,国内PON设备、ODN市场需求增大,PTN、OTN网络升级也会带动相应设备需求的上升。
在光器件光模块方面,随着市场的持续升温,光器件产业投资不断扩大,国内涌现出一大批光器件企业。国家对光通信产业加大扶持,企业投入研发比重上升,这无疑是有利于产业长期发展的。在三网融合的大前提下,光器件投资成本占比不断上升,业内分析预计,未来随着光电子器件集成化和智能化的进一步提高,光电子器件占光传输设备成本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
光通信设备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目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更好地指导各部门、各地区开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目录涉及战略新兴产业7个行业、24个重点发展方向下的125个子方向,共3100余项细分的产品和服务。细分的产品和服务中包括950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产品和服务,其中包含了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中的光通信设备。
光通信设备,包括光纤,FTTx用G.657光纤、宽带长途高速大容量光纤传输用G.656光纤、光子晶体光纤、掺稀土光纤(包括掺镱光纤、掺铒光纤、掺铥光纤等)、激光能量传输光纤,以及具有一些特殊性能的新型光纤,包括塑料光纤、聚合物光纤等。
光纤接入设备,无源光网络(PON)、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波分复用器等。
光传输设备,线路速率达到40Gbit/s、100Gbit/s的超大容量(1.6Tb/s及以上)密集波分复用(DWDM)设备,可重构光分差复用设备(ROADM)及波分复用系统用光交叉互连(OXC)设备,大容量高速率OTN光传送网设备以及分组化增强型OTN设备、PTN分组传送网设备、MSTP/MSAP多业务传输和接入设备,高速光器件(有源和无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3

光通信是采用光纤作为主要的传输媒质来实现用户信息传送的通信技术的总称,具体包括用于运营商电信网络和企业级数通建设所需的光纤光缆、光器件/光模块、光主设备等光通信产品,以及光网络的规划、建设和优化等网络服务。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自2013年“宽带中国”的提出和4G建设周期启动以来,中国光通信连续多年呈现高速增长。然而,随着FTTx和4G铺设接近尾声,5G刚刚开始商用,中国光通信市场尤其是光纤光缆市场在2019年面临青黄不接。代表性指标光纤单价也从2012年的百元每芯公里降至2018年的65元每芯公里,2019年中国移动1.05亿芯公里的普通光纤集采单价更是降到30元每芯公里左右。

已经渐入高潮的5G网络建设会终结光通信产业短暂的下滑趋势。然而,相较于FTTX,5G对光通信整体需求较小且平稳,难以再造复合增长率高达15%的“辉煌十年”。短期来看,从光纤光缆和光设备环节出发,行业龙头企业凭借体量优势将业务逐渐延伸至上游光器件、光模块、光芯片等高利润环节;中长期来看,光通信领域的核心价值在于5G及数通行业应用,目光长远的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拥抱5G新业态,共同助力中国光通信市场繁荣。初步估计中国光通信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2%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到2025年市场规模阶超过1700亿元。

资本提供新动力

从2019-2020年的主要投融资事件来看,在光通信领域的投融资事件主要发生在光模块/光器件和光芯片方面,这是由于5G产业的加速给光模块/光器件和光芯片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动力。

光纤光缆业务稳定 光模块占比有望提高

光纤光缆是中国光通信产业的传统优势领域,自2017年光纤预制棒产能达到预期以来,中国光纤企业出货量即占据全球市场一半以上。2019年,尽管光纤单价大幅降低,体量巨大的光纤光缆产业仍然以329.6亿元的产业规模成为细分领域龙头。光模块/光器件领域,越来越多主营光通信的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公司、收购技术团队,或者设立新产品线等方式,涌入到光模块领域,2019年的表现尤为明显,武汉光谷地区已经拥有数十个光模块研发中心。自主程度最低的光芯片领域仍然以中低端芯片为主。

数通市场对光模块/光器件的刺激远大于其他细分行业。未来几年,随着流量的暴增,包括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新建数据中心来应对这一挑战,数通市场的增长将会十分显著。而数通市场对光模块/光器件的需求远大于其他细分行业,100G以上的高速光模块将迎来发展高潮,市场结构占比将逐年提升。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