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什么能抵御i寒冷

冬天到了,想吃些食物抵御寒冷,都有哪些呢?

暖身攻略1 多吃北豆腐 和血豆腐 适宜人群:减肥和偏食的人 如果除了手脚冰凉,身上其他地方也不那么暖和,可能是营养不平衡类型的寒症。经常减肥、偏食的女孩子和正值中年的女性,最容易维生素摄入不全面,而维生素B2又是平衡人体耗氧量的重要物质。所以,属于这种怕冷的人群,又不想吃胖自己来抗寒,可以多吃一点北豆腐烧白菜。 北豆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能减少平时工作、活动时体内热量的快速散失,不但有助于保持能量,还能帮您提高耐寒能力。 制作热乎乎的北豆腐烧白菜,最好选用新鲜的小白菜。将小白菜洗净、滤水后剁碎,豆腐切碎,备用;姜丝放入油锅内爆出香味,然后放入小白菜,加适量盐炒至变色后,再加入豆腐,翻炒均匀;大概一分钟后,可以加入适量的水或豆浆,开锅后两分钟关火,再淋上少许香油即成。 北豆腐和血豆腐一起做成红白豆腐,也是暖身的好菜式。因为血豆腐对于贫血型寒症(除了怕冷,还有脸色差、易疲劳等表现)的人来说,特别能起到补铁补血、加强血液营养的作用,从而达到暖身的效果。红白豆腐做法特别简单,就是把北豆腐和血豆腐切成条,一起炒熟,调味即可。 暖身攻略2 北菇加山药全面滋补 适宜人群: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人 寒冷的冬天,多吃些菌类和根茎类食物,可以帮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 这里说的北菇是指根茎特别粗的那种。在遥远的东北深山生长的这种菇类,本身就有很好的抗寒能力。如果吃进这种粗根茎的香菇,人体会一次性补充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铁、硒、钾等。 而冬季的常见蔬菜山药,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淀粉,这两种营养物质可以快速地在人体内分解成热量,从而为身体增加能量,起到抗寒的作用。特别适合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保暖食用。 具体做法是:将北菇泡软,去蒂后洗净,山药削皮洗净,切成小段后切片备用;热锅后加油炒北菇,再加入泡香菇的水及酱油、糖,烧开,改小火煮10分钟;放入山药同烧,并加入盐、淀粉勾芡后即可食用。 暖身攻略3 多吃胡萝卜,激活内脏和血液 适宜人群:心肺功能不好的人 长期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以及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也是爱怕冷的人群。对于他们来说,解决怕冷问题比较难办,因为这些人怕冷的主要原因是脏器功能不调或代谢不畅,天生体质虚弱者、有慢性胃病的人,还有脏器功能衰退的老年人这种寒症最多见。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怕冷人群,建议常喝胡萝卜洋葱汤。因为胡萝卜能够增强体力和免疫力,激活内脏功能和血液运行,从而达到调理内脏、暖身、滋养的功效。而洋葱不但可以降血脂,防治动脉硬化,还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同样能增强抵抗力。 把胡萝卜和洋葱清洗切片泡一会儿,用橄榄油把洋葱炒成透明状后,再加入胡萝卜继续煸炒。加入高汤煮沸,再加少许调味盐等。每天午饭或者晚饭时喝200毫升,长期坚持,就会改善怕冷的情况。 暖身攻略4 每周吃两顿豆豉南瓜 适宜人群: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的人 南瓜、玉米、黄椒等黄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它可起到促进人体代谢循环、补中益气、增强耐寒能力的作用。特别适合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导致的神经失调、末梢血液循环不良类型(还可能伴有失眠、焦躁、头痛等症状)的寒症人群。 如果您属于这种类型的怕冷情况,建议每周吃两顿豆豉南瓜。因为这款菜味道丰富,并配合辣椒调味,可让保暖效果更好。具体做法是:用半个小型黑皮南瓜(约1200克),去皮,切成四方块,加入盐和一杯清水,烧至熟软入味;然后热锅加油,加入豆豉和蒜末、红辣椒、酱油、糖和少许清水,翻炒出香味后加入水淀粉,关火备用。将炒好的南瓜盛入盘子,淋上炒香的豆豉即可。 暖身攻略5 附子羊肉汤 温经逐寒 适宜人群:脾胃虚寒的中老年人 中医认为,附子是一款温经逐寒、宣通气血的好药材,特别适合那些脾胃虚寒、肝肾功能减退的中老年怕冷人群暖身食用。而羊肉也属于温补性食物,可起到助阳健胃、通血生津的作用。 如果家里的中老年人还有腰部和膝盖部位发寒、小便频繁等症状,可以多喝点附子羊肉汤。每天晚餐时喝上一小碗,不但可以有效帮助身体防寒保暖,还能解决腰膝发寒、小便频繁等不适。 附子羊肉汤 的具体做法是:将250克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将25克杜仲、30克附子、15克熟地,用纱布包好;再将所有的材料以及葱、姜、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所有的材料都盖过,用大火煮沸,再转成小火慢慢炖煮至熟烂,起锅前捞起药包,即可食用。 链接 让你“热血沸腾”的小帮手 大蒜酒:大蒜属于百合科植物,和洋葱、韭菜属于一类。大蒜酒是可以缓解寒症的一款十分有效的食疗方。属于低血压类型(表现为爱头晕、肩酸、腹泻、食欲不振等)怕冷的朋友,可以在家里自制一些,作为冬季的常备“暖身药”来食用。 大蒜酒的做法是:备好250克大蒜、250克细砂糖和35度的白酒120毫升。将大蒜的外皮剥掉,每瓣切成两半;洗净后,将蒜瓣放在笊篱上沥干水分,之后放入宽口的瓶子里,加入白酒和细砂糖后充分搅拌;再把瓶子密封好,放在阴凉处保存,等酒变成米黄色后就可饮用。因为这款酒蒜味很重,所以最好在睡前饮用,每天喝不超过40毫升的量,还可加入一些蜂蜜,以改善口感。 橘皮浴:柑橘类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柠檬酸,可以促进表皮下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如果您在冬季有怕冷的问题,可以经常洗洗橘皮浴,同时还有保湿、美白的效果。 将4~6个橘子的皮放在干燥处晾1周左右,在泡澡时或者洗脸、手、脚时放入一些。如果您想暖身、护肤的效果更明显一些,可以用热水先将橘子皮煮出精华,再将煮好的汤汁倒入洗澡水中沐浴即可。 酱腌姜:姜有很好的驱寒暖身效果,姜中所含的辣味成分和精油进入人体后,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通。对于缓解寒症所引起的尿频、浮肿也有很好的疗效。 怕冷的人们除了平常做菜的时候多放点姜以外,还可以做些姜制品,比如酱腌姜。出门前、回家后嚼上一块,15分钟后,您可能就会感觉身上暖和起来了,而且能保暖3~4个小时呢。 酱腌姜的做法是:将姜洗干净,带皮切成1厘米左右的片,平铺在案板上,晾晒半天或者1天的时间。把黄酱放入较浅的密封容器中,加入姜,然后再盖一层黄酱。用保鲜膜严严地封住表面,放在冰箱冷藏室里2~3天。吃的时候可以把黄酱冲掉再吃,也可以直接食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5
一点建议: 冬天,可能周围的人并不感到寒冷,而你却手脚冰凉,甚至冷得发抖,这说明你可能患了畏寒症。 畏寒症又叫做寒冷过敏或植物性神经失调症,典型症状为手脚凉、腰酸痛、腿怕风、胃容易受寒。另外,还会引起诸如头痛、气喘、血压低、排尿不畅、汗多等问题。 那么,如何摆脱畏寒症呢? 饮食: 寒性食物如啤酒、冰淇淋、生蔬菜和水果会让身体发冷,要注意勿过量摄入,而且要尽量避免晚上食用。热性食物则可以使身体温暖。肉类:牛肉、鸡肉、羊肉;海产:沙丁鱼、鲭鱼;蔬菜:胡萝卜、洋葱、大葱、南瓜,一般冬季的应季蔬菜都是热性的;水果:栗子、核桃、苹果、枣;调料:芥末、料酒、醋、红糖、黄姜、葱蒜、肉桂以及薄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不过量饮酒。 冬季进食御寒有讲究----在冬季要适当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以起到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维持机体组织正常功能,抗拒外邪 。 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制造热量的肌肉生长,改善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此外运动还会帮助把热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专家建议,与其光顾健康房,不如坚持在上班途中步行一站地,这样会更有效。 穿衣: 着装的基本原则是“上装薄而下装厚”。因为腰部周围有许多大血管,如果下半身能保温,上半身也不会感到太冷。应避免穿着紧身衣和紧身裤,以免妨碍血液循环。此外,还可以利用穿脱方便的夹克衫来适时增减衣服,以使身体感到舒适。 冬季保暖“三点式”----中医认为,头、胸、脚三个部位最易受寒邪侵袭,因此在冬天保暖应讲究“三点式”。 冬天穿裙装的注意事项----医生提醒爱美丽人:穿裙装不当易患寒冷性脂肪组织炎,莫因爱美冻伤身体。 物理疗法: 洗浴和按摩均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每天晚上试试盐水足浴,时间为10-20分钟,方法:在桶中倒入没过脚踝的温水(38℃-40℃),再放入半杯粗盐,搅拌均匀;5分钟后再加入温水没过膝下的足三里穴;10分钟后将水位提高到膝盖部位;用温水将脚上的残留盐分洗净。 合理用药: 维生素E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畅通。所以每天摄入必需的维生素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畏寒。谷维素能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中药熟地、鹿角霜、淫羊藿、白术、怀牛膝、桂枝、黄芪、杜仲、白芥子、肉苁蓉、甘草等汤药。如果对这些药物的用药量把握不准,应该请教专业人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5
在寒冷的冬天只有获得了足够的热量才能抵御严寒。人体一般只能储存大约1500-2000卡路里的热量,因此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是关键。现在已进入最冷的三九天,怕冷的话就照下面的餐单吃饭吧! 早餐 抹花生酱或者果酱的吐司面包、酸奶,或者薄饼,配以鸡蛋和水果。 午餐 蔬菜(最好炖煮)配面食,或者土耳其烤肉饼,里面夹上生菜、西红柿等。 晚餐 烤鸡肉(或烤鱼)配面食和蔬菜沙拉,或者米饭、蔬菜和瘦猪肉。 零食 在正餐之间时不时往嘴里扔点零食,也是补充能量的好办法,像士力架、花生酱夹心饼干、牛肉干、巧克力和核桃仁、花生仁等坚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饮料 冬季寒冷干燥,身体比平时更需要水分。但是仅仅补充水分还不够,最好水里还有能让人身体发热的东西。中国传统的姜汤水也能起到发热作用。但是切记不要喝酒,因为酒精会让体表血管扩张,使身体失去体温和热能。
第3个回答  2021-01-19

VID_20201215_17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