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怎么算举例

如题所述

个人所得税计算和举例如下:
1、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等于(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预扣率减速算扣除数)减累计减免税额减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等于累计收入减累计免税收入减累计减除费用减累计专项扣除减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减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2、举例说明,2019年1月,甲取得工资3万元,个人负担“三险一金”4000元,专项附加扣除2000元(无其他扣除项),2019年2月,甲同样取得工资3万元,个人负担“三险一金”4000元,专项附加扣除2000元(无其他扣除项)。按照累计预扣预缴法计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可以扣除。1月应纳税额等于(30000减4000减5000减2000)乘以3%等于570元,2月应纳税额等于(30000加30000)减(4000加4000)减5000乘以2减(2000加2000)然后的数值在乘以10%减2520减570等于710元。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8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欢迎关注,点赞,下次精彩内容推荐,业务办理请私信,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您清楚么?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讲吧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个人的有关信息、支付所得数额、扣除事项和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资料 2、哪些情况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偶然所得 3、新个税法怎么计算工资薪金? 2019年实施的新个人所得税法,明确了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日常采取累计预扣法进行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采取基本平移现行规定的做法预扣预缴 累计预扣法 计算公式为: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预扣预缴方法,基本平移了现行税法的扣缴方法,特别是平移了对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费用按800元计算的规定 这种预扣预缴方法对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来讲既容易理解,也简便易行,方便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操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0元注册公司

快至1-2天拿证

免费代理记账

专业财税代理公司

公司注销

专业注销,疑难杂症

商标注册

不成功全额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