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关于高温津补贴的最新规定

如题所述

一、预防高温中暑的措施:
1、必须尽量避免在高温、高热、不通风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如果实在难避免,则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必须要离开,到通风透气的环境下休息一段时间再回去工作。
2、必须要多喝水,补充体内的水分,另外有条件可以在水里面放盐或者用口服补液盐冲水喝,能够避免因为出汗过多而使体内的水电解质丢失,以免导致水电解质失衡。
3、可以喝清凉的饮料或者吃清凉的水果,例如冰冻的水或者西瓜汁、芒果汁等等。
4、多锻炼身体,增强体内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能够增加对暑热的耐受能力。
二、高温补贴发放人群包括哪些人
1、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一般包括建筑工人、环卫工人、户外线路检测人员、仓库搬运工等。
2、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一般包括炼钢工人、机械铸造工人等。
三、高温中暑的急救措施如下:
1、散热: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袖口、领口,用凉水擦拭皮肤,帮助降低体温;
2、补液:意识清醒者,口服含有盐分的饮料,意识不清者,可以经静脉输注盐水或葡萄糖盐水,必要时可以采用氯丙嗪、异丙嗪等药物,帮助降低体温。

法律依据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