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画

如题所述

十大名画:

1、《沉睡的维纳斯》

《沉睡的维纳斯》(Sleeping Venus)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大师乔尔乔内创作于1510年的一幅布面油画,现藏于德国德累斯顿的历代大师美术馆。画作显示了希腊神话爱神维纳斯赤裸沉睡的情景。乔尔乔内未完成该画,后由提香完成景观和天空。

2、《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Mona Lisa)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3、《占卜者》

《占卜者》是法国画家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于1590年至1593年创作的一幅画布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该画作描绘的是一个流浪的吉普赛女仆正在给一个贵族子弟看手相,贵族青年摆着稚嫩的架子,显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而吉普塞女仆露出一幅自尊的、真诚的表情,并没有给人半点低下的感觉。在画家的笔下,这两个人物呈现出一种含蓄的对立状态。

4、《抱着南瓜的小女孩》

世界名画每一幅都给人灵动的梦幻,画家传递给人们美的享受。在美好的大自然中,秋季的美,让人淘醉,秋日,秋雨,秋风,秋景,秋叶,都是那么美!绘画是凝固的音乐。

5、《秋天的森林》

风与我共舞,雨滋我更美。新芽赋春光,叶稠遮酷阳,叶落晓秋韵,入泥冬沧桑。无言万木昌,映绿碧水长。青山常伴装,雨露与风霜。风卷叶离去,枝干显凄凉。待到春来时,傲发枝头上。

6、《秋叶》

初秋的风,轻柔、凉爽、惬意,还时不时带着一些冬季来临之前的温暖。秋风吹抚着发黄的叶片,带着它摇摇摆摆,一直把应吹向那曾经给予它生命的地方,在那里相聚,在那里等待,等待重生。

7、《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画里的人物,活泼生动可爱,天趣存在的意境,具有画外之音,真正具有能使人陶醉的韵味。

8、《灵魂诗,太阳光》

秋天的油画,各有风格流派的诗意神境,但色彩总是以秋天之色为基调,并色彩丰富灿烂浑厚秀丽。在画面中都有生活的内在生活情调的意境境界存在,并十分逼真。

9、《珍妮皇后和她的儿子》

唯美画面,秋天,在画家眼里竟是这么生动,这么美;人在秋天里更美!

10、《秋天的树林》

冬天,我们永远不要再见,让人有一种对秋天的眷恋的感觉。秋天气息季之韵,调色润笔入画中。画家在画中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大同世界!在画家笔下,秋天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金色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4

十大名画:

1、《蒙娜丽莎》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蒙娜丽莎》原作的尺寸:纵77cm、横53cm,该作品画在一块黑色的杨木板上。

《蒙娜丽莎》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面庞看起来十分和谐。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会觉得她没怎么笑;然而当看着她的眼睛,感觉到她脸颊的阴影时,又会觉得她在微笑。

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蒙娜丽莎坐在一把半圆形的木椅上,背后是一道栏杆,隔开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桥、山峦。

它们在达·芬奇"无界渐变着色法"的笔法下,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散发着梦幻而神秘的气息。

2、《拾穗者》

1857年法国画家米勒创作油画《拾穗者》布上油画纵83.8×横111.8厘米巴黎奥赛博物馆藏.。它描绘着在收获季节里,农妇在收割过后的田间,拾起散落了的麦穗。这些粮食,虽然无几,但却是农民们一年辛勤流汗换来的。

在米勒之前的法国绘画中,还没有人能如此直接地表现农民的生活,所以在1857年沙龙展出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3、《向日葵》

凡·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这幅《向日葵》凡高是一位生活在法国的荷兰画家,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因此,他的艺术语言既有奔放而热烈的狂躁情绪,也有孤独和抑郁的悲剧意识。

他特别强调在绘画中表现人的感情与精神,他对色彩和线条有内在的敏悟。尽管凡高的艺术在其生前未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但却受到了20世纪现代艺术家们的青睐,尤其对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极大影响。

4、《吹肥皂泡的少年》

《吹肥皂泡的少年》是夏尔丹早年的一幅风俗画:一个衣着破旧但不失为整洁的少年正在从室内向室外吹着肥皂泡。

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将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还有一个孩子,看上去仅有3、4岁,正踮着脚扒着窗台使劲从室内向室外观看。

题材非常普通,情境极为单纯,这是一种清闲、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层平民的孩子们自然、俭朴、淳厚、善良的美好情感。

夏尔丹,擅长静物画,也擅长风俗画;并且试图通过静物画来反映城市平民的生活趣味,通过风俗画来反映城市平民和善、友好、勤劳、俭朴的美好品德。

5、《不相称的婚姻》

是俄国普基廖夫1862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收藏于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画面以近景特写人物构图,集中表现一位风烛残年的将军娶一位少女为妻的情节,而这一罪恶的行为恰恰是在庄严的教堂中举行的。

19世纪60年代,俄国出现了许多揭露社会黑暗、对被损害与被污辱者表示深切同情的绘画作品。普基廖夫在该作品上提出了妇女的命运问题,所有人物都画得很大,有的如真人大小,似乎画家故意把这幕实情展露在观者的眼前。

画家揭示了这种病态的婚姻和卑劣的社会交易以及对妇女的摧残。据说这是画家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创作的。

老新郎确有其人,同老头并排站着的新娘,则是画家普基廖夫的未婚妻的像。周围的亲友团都被描绘得十分丑陋。画家至死也没有忘记这一沉痛的打击。

6、呐喊油画

爱德华·蒙克作品,蒙克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凭借个人的家庭经历与朋友的遭遇,选择用象征和隐喻手法,揭示了“世纪末”人的忧虑与恐惧,这幅《呐喊》便是组画中最负盛名的代表作。

关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画家曾记述道:“一天傍晚,我和两个朋友一起散步。太阳下山了,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在灰蓝色的峡湾和城市上空,我看到了血红的火光。我的朋友走过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在恐怖中战栗起来,似乎感到大自然中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于是我画了这幅画,并把云彩画得血一样红。”

此画描绘一个面容近于骷髅的人物,双手捂着耳朵,站在一条看不到头尾的公路桥上,似乎受到惊吓而大声狂喊。画家用近似版画的方式,把红、蓝、绿、赭等色线,组成流动的河水与天空的形象。

这些线条像浮在油上的色渍,变成蠕动的蛇虫,给人以强烈的不安感。这种景象只能在恶梦中看到,它象征“世纪末”时代人们的彷徨心理。

7、《伏尔加河的纤夫》

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

他们中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领头的是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显示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

8、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湿壁画纵469 ×横880厘米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藏。画面中心是耶稣,当他得知自己被叛徒出卖的消息后,在这个最后的晚餐上对门徒们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

这时周围的门徒哗然波动起来:有的惊叫,有的愤慨,有的表白自己……夹杂在人群中的叛徒犹大却表现出不同的神态与动势,他捂着钱袋,半倾着身躯,掩饰不住他内心的诡诈。

耶稣的神态自若,更对比出犹大的卑劣品质。画家十分重视组织画面的整体结构和透视,经过深思熟虑地推敲,他把一切透视线都集中在耶稣的头部,其他的人物亦分为几个组合,互相区别,又相互呼应。

9、《无名女郎》

是俄国画家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于1883年创作的一幅现实主义肖像画,是画布油画,现收藏于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这幅《无名女郎》是一幅性格肖像画。画上是一个19世纪后期俄国青年女知识分子的形象:她穿戴着北国冬季上流社会妇女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篷马车上,以高做而又自尊的样子在望着观众。

10、《西斯廷圣母》

(Sistine Madonna)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于1513年到1514年间为纪念教皇西克斯特二世而重建的罗马西斯廷教堂内的礼拜堂而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博物馆古代艺术大师馆。

在画面上方,帘幕展开,圣母抱着小耶稣走来。她的衣着有白、红、蓝三种颜色,分别象征着纯洁、爱和真实。

在圣母身后,弥漫的蓝光构成了深处的背景,里面是婴孩的头像。这是一种喻示:圣母是神的母亲,但同时也是人的母亲,因为她的儿子耶稣是神子也是人子。《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为西斯廷教堂创作的祭坛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