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倾一时到饮鸩自尽,吕不韦在追逐权力中迷失自我的代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吕不韦从一介商人成功逆袭为秦国重臣,不仅有功于秦国,更有恩于秦王嬴政父子。然而最终落得个饮鸩自尽的下场。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与其家属徙处蜀”秦王的几句话就把吕不韦的功过是非抹灭得一干二净,这里重点并不是吕不韦的功过是非而是他染指本该属于秦王的权力而不放手,统治阶级中间固有的权势欲,是吕不韦与秦王嬴政势不两立的冲突根源,也埋下了吕不韦悲惨的结局。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君何功於秦?”,《秦始皇本纪》中,嬴政亲政前的所有大事,几乎都有吕不韦的影子。他当政期间秦国延续了秦昭王时期的强势扩张步伐:

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元年)吕不韦亲自率兵灭东周,从此周王室最后的一支也被清除了,将其并入秦国;同年,派大将蒙骜率兵伐韩,取得通向山东六国的重要城市:成皋和荥阳,建立三川郡,取得如此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并设郡管理,在经济和战略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公元前248年,蒙骜继续率兵东进,攻取魏国的高都、波,以及赵国的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

公元前247年,秦又派大将王龁攻韩上党,同时,蒙骜又率兵攻晋阳,并以狼孟等三十七城和太原、晋阳等地建立太原郡;

公元前245年,秦攻取魏国的卷(河南原武城北);

公元244年又取得魏的噪、有诡;同年,秦将蒙骜率兵攻占韩国十三城。

公元前242年秦攻占魏的酸枣、长平等二十城,并设立东郡。

次年秦攻占朝歌并灭卫;

公元241年韩赵魏楚燕五国联合攻秦不利,后秦又攻取赵国龙、孤、庆都和魏国的及;

公元前238年,秦将杨瑞和攻占魏国首垣、蒲和衍氏。秦国用武力,以摧枯拉朽之势把东方诸国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再也合纵不起来,只有等着被秦逐步蚕食殆尽。

因此,说吕不韦“何功於秦”显然也是不符合事实。

再来看一下“君何亲於秦”,说吕不韦是嬴政一家的恩人,并不为过。是他把邯郸街头窘困潦倒的秦国王孙秦异人一步步推向了储君之位,帮他在千钧一发之际逃出邯郸、回到秦国继承王位成就大业。因此不管吕不韦借着“奇货可居”的故事目的是什么,但他改变嬴异人的人生轨迹,也客观上促成嬴政来到人世,他与赢氏父子之间虽没有血缘关系,但提供的帮助却远远超过了血亲。所以,嬴政说他“何亲於秦”显然是不合适的。

嬴政为何要“睁眼说瞎话”呢?他纯粹是故意的,因为吕不韦在两个方面触犯了禁忌。

一,政治理想不同。

吕不韦在秦王政举行加冕礼亲政前一年将《吕氏春秋》这部早已开始编撰的著作,公布于世,并宣布“能有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当时竟“无能增损者”,真正的原因是因害怕吕不韦而无人敢改动《吕氏春秋》。他不过是借此机会向秦王嬴政示威,已达到能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控制秦王嬴政的目的。《吕氏春秋》全书总序《序意》中“良人请问十二纪,文信侯曰: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矣,援有大圈在上,大矩在下……”这无异于告诉秦王嬴政要像颛顼对待黄帝那样接受吕不韦的教诲。这也完全可以推测出来, 历史 上说秦王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这纯属子无须有,这种舆论无非是别有用心者为达目的的政治筹码。

《吕氏春秋》的根本宗旨是宣扬无为而治的理想型态和对先古时期禅让制的推崇,这无疑与与秦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商鞅法家治国之道并不吻合,且与上百年军工爵制体系下的既得利益集团产生了不和谐因素。而对于秦王嬴政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政治理想而言是相违背的,显然很有必要对吕不韦“除其人,去其言”,首先对这个人进行否定,才能拨乱反正。吕不韦死后,秦国人之所以大肆驱逐吕府门客,不仅仅只是因为利益冲突,更有发展理念的考虑。

二,权力欲太重。

吕不韦被贬回封地期间,各诸侯国前来拜访的人员络绎不绝,“诸侯宾客使者相望於道,请文信侯”,嬴政必定担心他反叛,“秦王恐其为变”,于是以信加以逼迫。担心吕不韦反叛,这几乎是子虚乌有,试想一下,如果真有这个担心,嬴政送给吕不韦的就不可能是信件了。秦王嬴政即王位时年仅十三岁,吕不韦以“仲父”身份辅政,他的权势达到无以复加的高度,秦王政逐渐长大且离亲政的日子越来越近,而长期以来习惯于独揽秦国政事大权的吕不韦却不愿轻易交出手中的权力。当嫪毐反叛危机政权延续的时候,吕不韦也没出力,何况这事还有他的责任。专权,却没在关键的时刻为主上分忧,吕不韦这事犯了封建帝王的大忌,不能容忍任何人长期染指本属于自己的最高权力。

自古以来,王权 社会 里,任何威胁到王权地位的人,都会被帝王们毫不留情地清除,无论你以前做了多少贡献。不知进退,威胁和僭越王权这才是吕不韦被迫自杀的根本原因。急流勇退,永远是善始善终的不二法门,纵观 历史 ,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