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求贤的故事有哪些?越多越好!短歌行预习要用

如题所述

官渡之战时期、许攸来投,曹操一身睡衣,鞋子也不穿就出账迎接。许攸帮助曹操打败袁绍。张辽,吕布手下,前期助纣为虐。曹操擒得张辽,亲自解绳劝降。臧霸,本是黄巾余孽,在泰山一代为祸百姓,曹操收编其队,提为将军,臧霸后来与陈登同守徐州抵抗孙权。貌似记载的只有这些事、因为大多数人才都是主动投靠曹操的。最应该说的就是他对待关羽那件事吧、这个应该大书特书。其实可以说曹操对人才的重视的任用。郭嘉,年纪轻轻。但智谋不凡,曹操亲之任之。贾诩,与张绣降而复叛,叛而又降,曹操仍不计前嫌,用人不疑。不过也有不好的一些。这些老师应该不会问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4
曹操有一种平民意识和务实精神,他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不会像袁绍那样“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他需要的,是那些能够实实在在帮助他平治天下的人。为此,曹操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和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先后三次颁布《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

曹操说,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因此只能讲能干不能干,不能吹毛求疵,讲究太多。如果一定要求道德品质无可挑剔,方方面面十全十美,那么齐桓公又何以能够成就霸业?高皇帝又怎么能够创立大汉?所以,只要是人才,有“治国用兵之术”,哪怕有不好的名声(污辱之名),被人耻笑的行为(见笑之行),甚至“不仁不孝”,也请大家推荐,我一定该怎么用就怎么用(吾得而用之)。

曹操的《求贤令》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改变了帝国的用人制度(两汉察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而后代之以魏晋荐举制度,至隋唐始改为科举制度),也牵涉到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问题,那就是德与才的关系。理想的境界当然是德才兼备,曹操却明确提出“唯才是举”。所谓“唯才是举”,就是说,只要有才就行,德可以不问,甚至“不仁不孝”也不要紧。

曹操决不是“唯道德论”者。他并不认为道德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甚至不认为是第一标准。为什么呢?因为一旦以道德为唯一标准和第一标准,就可能会出现三个问题。一是有德无才。选拔出来的人,品质倒是没有问题,可惜什么都不会,啥也干不了,是没有用的老好人。二是求全责备。一些有才能甚至有特殊才能的人,因为道德品质有瑕疵或者有问题而不得选拔。三是弄虚作假。比如为了得到选拔,做政治秀,做道德秀,结果是道德变成不道德,东汉末年就是这样。

那么,主张“德才兼备”不行吗?崔琰、毛玠,不就是德才兼备吗?德才兼备当然好,但那是理想境界。承平时期,天下大治,没有太多特殊要求,自然不妨慢慢追求,找到一个是一个。然而此刻却是非常时期,曹操要做的又是非常之事,那就不能四平八稳,按部就班,必须重奖有功,重用有能。用曹操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发布的《赏功能令》中的话说,就是“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事实上,德与才并非总能兼备,名与实也未必都能统一。有品行的不一定有能力,有能力的不一定有品行。同样,出身好的不一定有水平,有水平的不一定出身好。曹操说,伊尹和傅说不就是奴隶吗?萧何和曹参不就是县吏吗?陈平不是背有恶名吗?韩信不是被人耻笑吗?管仲就更不用说了。论立场,他是“敌人”;论品行,他是“小人”。然而商汤、武丁、齐桓和我们高皇帝(汉高祖刘邦),却重用了他们,而且依靠他们取得了胜利和成功。这难道还不说明问题吗?

何况,东汉以来的所谓“德才兼备”,其实是要德不要才,哪怕是装出来的“德”。甚至就在曹操广纳人才的时候,还有人提出主张,认为即便有功有能,如果“德行不足”,也不堪“郡国之选”。这就要矫正。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因此不能再四平八稳地讲什么“德才兼备”,必须振聋发聩地提出“唯才是举”。
第2个回答  2013-12-04
忘履相迎,,绕树三罔,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第3个回答  2013-12-04
用人唯能,不拘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