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行情怎么查?

如题所述

1、手机主界面点击同花顺图标打开同花顺APP。

2、接下来需要在同花顺主界面中点击下方的“行情”,如下图所示。

3、接下来需要在行情界面点击上方的"其他"。

4、其他界面下划找到债劵,点击下面的“可转债”。

5、可转债界面就可以查看到各支可转债的行情了,如下图所示。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中资美元债行情可以在同花顺、九方智投等财经软件看到或者通过所开户的证券机构平台。

对于境内资金主要通过QDII基金通道让资金出境,然后直接投资中资美元债或者离岸投资基金。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中资美元债,主要是购买证券资管、基金公司等机构发行的QDII产品。

境外资金可以直接投资中资美元债或购买离岸投资基金。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可以购买公募基金,由专业基金进行投资。当然,如果你符合专业投资者的要求,也可以在港持牌券商开户直接投资

什么是中资美元债

全球债券市场大致可以分为本币债券、外国债券、欧洲债券三类。本币债券,主要指本国企业在所属地,以该地货币发行的债券;外国债券,则是外国企业在他国以该国货币发行的债券;欧洲债券,是外国企业在他国,以所在国的外币作为计价货币发行的债券,如欧洲美元债。其中,欧洲美元债是欧洲债券最大的品种,而中资美元债正是其重要分支。

中资美元债是指中资企业(包括境内企业或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在离岸债券市场发行的、向境外举借的、以美元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债券。基于发行人具有中资企业背景的特色,中资美元债在金融行业里又俗称为“功夫债”。

简单的说,中资美元债是境内企业到境外发债的一种方式,以美元计价,最后以美元还本付息,类属于美元资产。目前主要在香港、新加坡、德国等地区交易,其中房地产美元债、城投美元债相对集中在港交所交易

中资美元债与人民币债券的比较

在发行市场上,中资美元债在香港、新加坡等境外市场,人民币债券在大陆债券市场。

在审批流程上,中资美元债在发改委备案登记,整个发行流程大致需要6-10周左右的时间,人民币债券需要在证监会/发改委/银监会/央行等部门审批核准,时间相对较慢。

在发行评级上,中资美元债不强制评级,由于国际评级耗时长、境外机构不熟悉中资企业等原因可能导致评级相对低于预期,目前中资美元债大都无评级,在有评级的中资美元债中,评级标准多为标普评级BBB-及以上、惠誉评级Baa3及以上、穆迪评级Baa及以上,人民币债券发行需要有主体评级,评级机构为国内常见的几家评级公司。

在投资者上,中资美元债主要是境内金融机构、境外对冲基金、私人银行等高净值客户;人民币债券主要是境内金融机构、境内私募基金和少数的高净值客户。

绿色债券再迎政策支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绿色债券市场已经跻身世界前列。2018年以来,多个部门相继推出绿色债券市场建设与发展监管条例,监管体系更加规范;多个地方政府着力研究部署绿色债券奖励政策,激励措施更加完善。

2019年5月,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通知》,尽管区域范围目前仅有5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债券种类只是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但在支持试验区绿色发展的同时,其相关经验和做法也将会得到复制和推广,这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促进作用,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据Wind金融数据可知,2018年,中国境内外发行贴标绿色债券共计267593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802%;发行数量共计144只,同比增长1707%;占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额的2327%,虽较2017年占比略有下降,但中国仍旧是全球绿色债券最大的发行市场之一。

金融债发行规模仍最大,但占比下降,绿色公司债次之

从发行规模数量来看,金融债仍是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主力,2018年,31家金融机构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38支,占比为2992%,较上年下降868%;发行规模合计128920亿元,占比5859%,较上年下降191%。更多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参与到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中,主体类型进一步多元化。

另外,非金融企业发行人全年共发行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绿色融资工具89支,发行规模合计91133亿元。其中绿色公司债发行量较大,全年共发行33支,规模为37649亿元,占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的比例分别为37087和4131%。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占比均延续了去年的上升趋势,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市场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

福建超北京成主要发行城市,清洁能源为主要投资方向

2018年境内共有24个省份参与绿色债券发行,其中北京市发行的绿色债券金额较2017年大幅减少,发行金额不再遥遥领先,占比由466%下降至1682%。而福建省因兴业银行发行的2只30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券占据全年发行金额第一位。另外,青海省、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均于2018年发行了首单绿色债券。

2018年,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清洁能源领域金额最高。按照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规定的六个领域划分,2018年在我国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中,清洁能源是资金投向最多的领域,占比34%,主要为水电站、风电站和光伏项目建设;其次是清洁交通,占比19%,主要为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项目建设运营;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最少,占比仅2%。

银行间为主要发行场所,国有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

201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仍为绿色债券的主要发行场所,交易所市场绿色债券发行加速。2018年,共有58支绿色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较上年减少333%;规模为14439亿元,较上年增加1090%。交易所市场上共发行了33支绿色债券,较上年增加2692%;规模为3765亿元,较上年增加5420%。

就发行主体来看,国有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发行数量来看,共77家国有企业发行了100只贴标绿色债券,占比9009%,较2017年增加368%;从发行金额来看,国有企业共计发行200941亿元贴标绿色债券,占比9720%,相比2017年增加24%。

发行期限以3年为止,评级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

2018年,绿色债券的发行期限主要为3年期,5年期次之。2018年,我国发行的111只普通贴标绿色债券中共发行3年期绿色债券63支,占比5676%,发行5年期绿色债券28支,占比2523%。2018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上未发行短期融资券,15年期的长期债券共发行了3支。

2018年,绿色债券评级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获评债券全部为投资级别。发行的111只普通贴标绿色债券中有97只债券获得评级,未获得评级的有14只。其中,AAA级债券占比最高,共57只总计148821亿元;新增2只A+等级的绿色债券,为两家农村商业银行所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小规模发行主体开始进入绿色债券市场。

经济绿色发展为趋势,未来绿色融资需求巨大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绿色发展显得更加重要。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最新研究结果,我国现阶段和未来都具有巨大的绿色融资需求,从2014年到2020年,我国绿色融资需求大约为30万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单单依靠财政补足是不够的,也会给财政带来负担,而通过绿色金融方式调动社会资金,实现经济绿色发展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