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男女授受不亲”,下半句却十人九不知,说得有道理吗?

如题所述

引言

古人非常重视男女之间的纯洁性。这主要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男女之间的彼此尊重成为一种礼节,人人都要遵守。那么古人所提倡的这种理解到底严格到什么样的程度呢?他们认为男女之间连东西都不能相互传递,因此流传出一句俗语叫做:男女授受不亲。这句俗语已经脱离了时代的要求,其实还有后半句,大多数人不知道。

一、男女授受不亲已经脱离时代

这句话出自于《孟子·离娄上》,这本书也是儒家经典。古人把儒家所提倡的一些行为当作是礼法,在生活中也处处遵循这样的礼法。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不断给人们灌输家国观念,其中儒学只是一种统治百姓,规范百姓行为的工具。在当时,男女之间并不能有这样“过分”的举动,甚至定亲的时候,男女双方都没见过面,更谈不上接触了。

如今这句俗语已经脱离了时代。现代社会中的男女之间的正常接触并不会引起别人的非议。而且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男性和女性可以在一起学习以及工作,男女之间的距离感缩短了。这是时代的进步,古代这种男女之间严格保持距离感已经脱离了时代,是一种落后封建的思想。

二、嫂溺援之以手,彰显人性关怀

其实这句俗语的上半句主要是为了规范男女之间的关系,这句话的下一句叫做嫂溺援之以手。当时的孟子与人争论,如果发生了特殊情况,比如嫂子掉进水里了,危在旦夕,这个时候作为小叔子,应该施以援手,帮助嫂子脱困。毕竟在特殊情况下,如果不救人,因为恪守礼节而让嫂子丧命,更是一种冷漠。

这句俗语的后半句彰显了人性关怀,孟子通过这种方式告诫其他人,礼法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的性命要比礼法重要得多。在紧急情况下,一定要以人的性命为重,这样虽然违背了礼法,但可以背原谅。古代的礼法虽然冷漠,但是这后半句让人读起来有些温暖。

结语:

古人虽然提倡礼法,但是他们也知道在特殊情况下,虽然违背了礼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古人都注重分情况对待,现代人也更应该如此,在学习古代俗语的时候,需要区别对待。应该学习俗语中的精华部分,抛弃其中已经脱离时代的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5
我认为说的是有道理的,这其实都是在保护女性,不过对于现代社会可能有些不太管用。
第2个回答  2021-01-15
后面那句是礼也,挺有道理的,男女保持社交范围比较好。
第3个回答  2021-01-15
下半句是嫂溺援之以手,意思就是男女授受不亲只是一种礼仪,但是如果遇到嫂子调入河里,就应该事急从权。人的生命相对于礼仪还是更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