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在电路中有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一   作用:

    上拉电阻作用:在常态下让该电路保持高电平状态

    下拉电阻作用:在常态下让该电路保持低电平状态


二    定义:

    电路(不是用电器)通过某一阻值电阻接到电源上,称“上拉”,此电阻称“上拉电阻”。

    同样,电路(不是用电器)通过某一阻值电阻接到地上,称“下拉”,此电阻称“下拉电阻”。

    若是用电器通过某一阻值电阻接到电源上,则此电阻是“限流电阻”。


三    目的:

    在有IC的电路中,IC引脚的高、低电平输入或输出会让电路的控制做出不同的反应。

   为保证IC的功能,在没有专门的输入指令时,为了防止误动作,线路的电平应保持在高电平或是低电平状态,直到有指令输入到此线路才会改变状态。


四    实现方法:

    1  以下JTMS信号要求常态为“高电平”,否则会改写MCU程序。

    若不处理,在此信号空悬时其状态无法确定,或许因外部信号干扰而不确定地改变。为防止此现象,此线路上接个上拉电阻“R14”到电源上。


    2  以下信号“EN_SW”常态要求为低电平信号,否则电路会重启。

    为稳定此信号,将之用下拉电阻“R23”接地,确保不会受信号干扰。


    由以上二个电路可以看出,使用上拉、下拉电阻均是为防止串扰信号影响某些电路,防止因状态改变而干扰正常工作。

    另外,一些芯片的没有使用的管脚或“NC”管脚,为保证芯片工作不受干扰,也可能使用“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使其固定在某一状态。


五    阻值选择:

    上拉或下拉电阻,一般仅确保在“常态”下保持此状态,需要时可以因信号输入而改变,这样其阻值不是随意的。

    为保证不受干扰信号影响,其电流值应不能过小;

    为确保信号输入可以改变其状态,其电流又不能太大。


    一般芯片的驱动能力仅为mA级,上、下拉电流应该在其1/10左右,常规来说就是在0.2-0.5mA比较合适。

    这样,上拉电阻阻值=V/0.3mA(上图中取0.3mA),上图Vcc=3.3V时,上拉电阻采用10k的,电流为0.33mA。 

    下拉电阻的V取信号的电平值(一般为3.3V或5V),上图信号电平也是3.3V,下拉电阻取值为10k。

    若Vcc=5V时,上拉电阻15k-20k比较适合

    Vcc-12V时,上拉电阻33k-62k比较适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8-02
上拉电阻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
下拉电阻是把不确定的信号钳位在低电平。上拉电阻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电阻是对器件输出电流。
上拉电阻:
1. TTL驱动CMOS时,如果TTL输出最低高电平低于CMOS最低高电平时,提高输出高电平值。
2. OC门必须加上拉,提高电平值。
3. 加大输出的驱动能力(单片机较常用)。
4. CMOS芯片中(特别是门的芯片),为防静电干扰,不用的引脚也不悬空,一般上拉,降低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 提高输出电平,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
6. 提高总线抗电磁能力,空脚易受电磁干扰。
7. 长线传输中加上拉,是阻抗匹配抑制反射干扰。
原则:
1. 从节约功耗和芯片的电流的能力来考虑,应是电阻尽量大,R大,I小。
2. 从确保驱动能力来考虑,应当电阻足够小,R小,I大。
3. 对高速电路,加上拉可能边沿平缓(上升时间延长)。
建议可以在1K---10K之间选(可根据实际情况)。
对于下拉电阻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