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题所述

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的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扩展资料

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从无到有,走过了极其艰难曲折的道路,曾经从最多时的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但从战争实践中,造就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提高了部队战斗力,而且锻炼出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从而为实现全国抗战和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党曾两次经受严峻的考验: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埋头苦干,度过最黑暗的时刻,奇迹般地开创出新的局面。这十年的历史证明:那种理论脱离实际,照搬照抄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或由一个远离中国的国际指挥中心来指挥中国革命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这十年中,党在指导思想上虽然几度犯过“左”的错误,但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汲取教训,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把中国革命推向了新的阶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2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建设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提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

扩展资料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同样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党之所以能够深入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最终实现农村包围城市并夺取政权,是因为:

①中国是众多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②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民主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④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12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的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它们三者要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6-08
这个阶段是指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止,史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南京建立政权,实行反苏亲帝的对外政策,不难看出国民党南京政府是一个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利益的政权,它的建立丝毫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继续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欲完成这些就必须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然而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莫大困难,在严重白色恐怖下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民众倒在血泊之中,仅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就有2.6万名共产党员惨遭杀害,工农运动和中国革命进入低谷。我们党此时用人导向在 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拨转了在用人上完全依靠国民党的方向,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给正处在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确立了坚决依靠工农等广大进步革命群众的用人思路,成为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随后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去改组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就是我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在战术上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1928年6月召开的中共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了“八七”会议的用人导向,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形势是第一个革命浪潮因为历次失败而过去了,而新的浪潮还没有到来,党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就这样在党的六大结束后的两年里,由于实施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出现了革命走向复兴的局面。大革命失败后似乎已经陷入绝境的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又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出现了,这一时期中国革命仍能坚持下来并得到发展,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走向农村,紧紧依靠农民,勇敢地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胜利后,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我党用人导向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政策,提出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这一时期中共用人导向与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基本特点是:①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来自于紧紧地同全国大多数人民站在一起,来自于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原则;②坚决反对和摒弃脱离实际照抄照搬,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国际共产决议和苏联决议神圣化、无视中国国情仅凭主观愿望和热情急于求成的做法。③十年当中党虽然在指导思想上连续出现“左”的错误,使革命事业遭受严重挫折,但党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了“左”的错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理论——毛泽东思想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起来,因而能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的急剧变化的形势下,采取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保持了土地革命战争的主要成果,以新的姿态迈向抗日战争的新时期。
第4个回答  2010-06-08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可以广泛动员组织农民参加武装斗争,巩固扩大根据地;武装斗争是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强有力工具和根本保障;根据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楼主这个是问题的标准答案,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