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如题所述

1、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种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始终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推动,通过开放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来加以发展。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新的伟大革命,既不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否定,也不是进行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不合理的方面和环节,即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兴利除弊,破旧立新。离开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革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与时俱进地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就会逐渐丢失其先进性和优越性。

新时期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锐意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使社会主义制度真正进入自我完善和发展轨道的历史。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29年来,正是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推动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制度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篇章。

2、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革命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其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不断打破陈旧体制机制的束缚,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又好又快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之所以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革命性变革,就因为它已成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新时期以来,正是通过变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生产力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化,我国改革开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愈加注重科学性:既着眼于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又着眼于提升生产力发展的质量;既着眼于扩大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又着眼于提高生产力发展的效益;既着眼于淘汰和改造落后的生产力,又着眼于培育生产力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既着眼于优化国内生产力发展环境,又着眼于面向世界拓展生产力发展空间,等等。这表明,改革开放作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的伟大革命,已经并正在进入新的科学境界。改革开放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本质上是围绕人的因素展开的,是对人的更为深刻的全面解放。人是生产力的创造主体,也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改革开放的首要之点,就在于打破旧的体制机制对人的束缚,使劳动者从不合理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中不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使人们愈益获得了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更大自由。也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舞台上,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从未像今天这样振奋,创造热情从未像今天这样奔放。有了人的大解放,就有了物的大解放,就必然会使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

3、促进和推动人们思维方式深刻转变的革命

促进和推动人们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是改革开放作为新的伟大革命的一个突出标志。改革开放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声,不断引导人们打破落后思维方式的束缚。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着落后思维方式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早就说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改变社会意识,就必须变革社会存在,即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我国,与几千年小农经济相联系的狭隘、保守的思维方式,曾使我们的先人一次又一次丧失了实行社会变革的契机,一次又一次失去了“对接”世界发展潮流的机遇。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直至沦为西方列强任意宰割的对象,与这种落后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落后思维方式又被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沿袭下来,成为固守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搞闭关锁国的重要思想根源。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功绩,就是从变革旧的体制机制入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造和取代自然半自然的小农经济,从而造成了落后思维方式必须主动改变的社会现实。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下,自觉转变思维方式,树立与时代发展潮流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大人文景观。改革开放的历史进步性,见证了人们思维方式转变的空前深刻性。29年来,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方针、新政策、新思路、新举措能够不断确立并得到有力贯彻,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以立足中国而又面向世界、尊重历史而又开拓未来的姿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与整个民族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在人们自觉转变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各种新思想、新理念在神州大地如潮涌动,从而汇聚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
4、加速提升中国社会总体文明发展水平的革命

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全方位地激活了当代中国社会总体文明发展的战略棋局。就改革来说,我国实行的是系统配套的大改革,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为当代中国社会总体文明发展不断地扫除障碍、注入活力,开辟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就开放来说,我国实行的是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大开放,它从三个层面把中国社会文明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史地贯通起来:一是推动中国以顺应时代大势的姿态主动融入世界文明发展进程,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二是推动中国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充分吸收世界文明发展成果,从引进技术层面的有益成果,延伸到吸收制度层面的有益成果;从利用经济方面的有益成果,扩展到借鉴政治、法律和文化方面的有益成果。三是推动中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积极追赶世界文明发展潮流,包括着眼于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拓展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空前跃升。比如,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城镇化水平已大幅提高,城镇人口已由改革开放前的18%上升为43.9%,而农村人口则由82%下降为56.12%;民主建设跃上了新的台阶,基层民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乡、村两级干部由普通百姓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不仅整个国家立法、司法、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也普遍增强;教育事业日益繁荣进步,不仅普及了义务教育,而且扩展了高等教育。可以说,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正日益推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向着新的文明境界迈进。

5、立足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

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的一个鲜明风格和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从改革开放的启动拉开序幕的,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没有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就没有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就不可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是以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为起点的,它始终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共命运,也始终是立足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杠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正在做的大事情,无疑是实现这两者有机结合的中心环节。从时代眼光来看,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作用和意义,至少体现于这样四个方面:首先,改革开放把许多前所未有的崭新课题推到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迫切需要立足国情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回答,这就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无法回避的客观要求。其次,改革开放作为一种开拓性的伟大实践,不断创造和积累着加快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鲜经验,这就为我们党据此作出合乎规律性的理论创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不竭源泉。再次,改革开放构筑了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广阔平台,有利于我们党在广泛吸收当代人类社会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情作出富有中国气派的理论概括,不断增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优势。第四,改革开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实践过程,它推动着我国社会发展不断进入新的更高境界,从而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提供新的更高起点。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将贯穿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改革开放将始终起着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本身就是我们的实践、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时代最鲜明的特点,它必然要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赋予者”。只有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深深植根于充满生机的实践沃土,既积极回应实践的呼声,又不断从实践中汲取营养,愈益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只有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要求历史地贯通起来,并深深熔铸在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之中,愈益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只有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弘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自觉反映时代大势,愈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3
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之所以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就在于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次全新实践。

  首先,改革开放是促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探索。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制度是首先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取得突破、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度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迫切需要从根本上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薄弱环节,建立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改革开放也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

  其次,改革开放是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新探索。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制度的竞争。改革是体制演进的重要方式。邓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有”。把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体现了更高层次的制度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正是体现在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改革、不断探索和不断发展的能力上。不改革,制度就会僵化,就会束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就没有生机活力,就是死路一条。不开放,也谈不上什么改革。封闭的国家、封闭的民族是不可能实现发展的。一句话,不改革开放,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也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之,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化,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变化。因此,就其引起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第2个回答  2016-12-23
  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之所以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就在于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次全新实践。
  
  首先,改革开放是促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探索。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制度是首先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取得突破、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度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迫切需要从根本上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薄弱环节,建立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改革开放也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
  
  其次,改革开放是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新探索。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制度的竞争。改革是体制演进的重要方式。邓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有”。把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体现了更高层次的制度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正是体现在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改革、不断探索和不断发展的能力上。不改革,制度就会僵化,就会束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就没有生机活力,就是死路一条。不开放,也谈不上什么改革。封闭的国家、封闭的民族是不可能实现发展的。一句话,不改革开放,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也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之,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化,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变化。因此,就其引起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第3个回答  2016-12-23
这要从改革开前的模式说起,建国之初是中国是模仿苏联建立起政治、经济模式,但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这套计划经济摸式显得僵化、无生气,为了解决人民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主要社会矛盾,势在必行,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市场来对生产各领域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极大地释放生产力。
第4个回答  2016-12-23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