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造高铁上的螺母,圆珠笔上的笔珠,还需要进口?

如题所述

如今,中国高铁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们高铁上使用的仍需进口。这种螺丝是日本罗伊·林克彦发明的。它用于世界各地的高速列车。这是一种声称永不放松的坚果。如果林克彦已经向世界公布了螺杆的设计图纸,但世界上没有第二家公司能制造出同样的螺杆。

新干线有16节车厢组成,全身上下使用两万个左右的螺丝,高速行驶加上铁轨摩擦,震动非常大,一般螺母经受不住,很容易松动脱落,满载乘客的列车会有解体危险,所以螺母一定不能松,换句话话说两万个螺母就是两万个安全隐患。目前我国没有掌握高端螺母的生产工艺,小小螺栓完全吻合,这包含常人难以想象的技术含量。

根据中国书写工具协会,中国圆珠笔的产量,包括笔芯,已经超过400亿支。从数字来看,我们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我们还不是一个制笔大国。中国书写工具协会名誉副主席陈三元说,“生产一个小圆珠笔头需要20多个工序。传统流程需要单独处理。”从而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依靠日本进口易切削不锈钢丝。同时,配套油墨也应该从德国、日本等国家进口。

工业技术的背后是劳动人民的精神。生产者把个性作为赌注,唯一的目的是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这在日本市场是一个普遍现象。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创造了许多奇迹,竭尽全力,甚至煞费苦心地面对事物的现状,满足最挑剔的消费者。这就是核心技术和独创性的重要性在不就的将来我们中国也会生产出来高铁上的螺母和圆珠笔笔珠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4

我国现在已经拥有生产制造高铁上的螺母,以及圆珠笔上的笔珠的技术了,并不完全依赖进口。

高铁上的螺母是号称永不松动的防松螺母,其实这种螺母不仅仅在高铁上有广泛应用,在很多机器中都有所应用。这种螺母虽然不是很多机器的核心技术,但是他的存在确是十分重要。该螺母是由日本本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的创建者若林推广使用的,国际上都难以掌握这种螺母的核心技术,而且这种螺母确实非常好用,很多国家就会选择大量从日本进口。

我国作为高铁大国早期自然会从日本进口螺母,但是这只能说明当时的中国没有足够的技术生产制造螺母,我们的国家每天都在成长,现在的我们已经拥有了相关螺母的技术,并实现批量生产,投入了高铁的建设中,所以现在我国高铁上的螺母其实基本都是国产

关于圆珠笔的核心笔珠的核心技术,早在16年我国的太钢就已经能够生产制造出和国际上高质量笔珠相媲美的笔珠了,所以笔珠的核心技术完全不用操心。不光核心技术,实现批量生产的能力我国也已经具备了。但是正如人不能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从主要依赖进口到主要自产自足也是需要一个过渡时间的。

不管是一颗小小的螺丝还是笔珠其中核心技术的掌握都是困难重重的,但也正如螺母又或笔珠一样,我们祖国会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从无到有的过程,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第2个回答  2019-11-09

这个话题其实讨论起来很扎心,不是我们不愿意造螺母、不愿意造笔珠,而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专利和技术。没有办法得到核心的制造方法,不能够生产出专业又质量过硬的产品,而我们又需要造高铁和生产圆珠笔,那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够进口了。

我们先来讲一下为什么我们身为制造大国却不能制造出像笔珠或者高铁螺母这样的小零件。其实并不是我们制造不出来,而是我们愿不愿意去花这个时间和精力来研发和制造的问题。看似每年我们需要花费大笔金钱在出口采购螺母和笔珠上,但是其实这对于我们来讲是最为省力省时省钱的方式。

如果换成我们自己制造,除了时间以外,还需要投入大笔的研发费用和人力物力,而在我们制造出这些小零件之后,发现其投入的成本比去进口的成本还要大,那我们为什么要去做这种自讨苦吃的事情?直接对外采购不就行了吗?

而且像高铁螺母和圆珠笔珠这些东西的针对性很强,几乎是直对我们中国的,只有中国才会需要。我们可以因此而大力地压价,如果你日本不低价卖给我,那你生产出来那么多产品你卖给谁?放在仓库下蛋?所以我们有便宜不捡,干嘛要去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再说一下螺母和笔珠的制造难度。像笔珠,看上去简简单单一颗小小的珠子,但是它既有大小精度的要求,又还有数个精细的配件需要加工和组合,这其中的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这种生产能力,还真的不是太容易达到的。

而高铁上使用的螺母,也是日本人发明的,这是适用于所有列车的。但是我国却是最大的出口国,所以也可以说最后为他们买单的是我们中国。这个螺母必须要有非常高强度的稳固性和抗摩擦性,每一个螺母的配合都必须要严丝合缝,能够在高速运动的列车上一直保持稳固。所以这样的技术,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就可以成功的。

因此从技术和成本上面来考虑,目前来说,这些配件都更适合去进口,而不是自己生产。

第3个回答  2019-10-27

中国并非是制造不出高铁上的螺母,以及,圆珠笔上的笔珠。之所以在使用的时候选择的是国外的产品,是因为需要在合理的资金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方案。在制作这些细小部件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代价是需要选择价格更加高昂的机器,如此比较,岂不是杀鸡用牛刀了。

1、高铁上的螺母

在中国的高铁上面,只有小部分车型才使用了日本的螺母,大部分车型,例如“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面的设计以及部件各方面都是纯国产的。

动车组上的关键技术都是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日本所制造的螺母在中国动车组上的占比总量不足1%,中国是完全能够拥有制造动车螺母能力的。

只是因为最开始制作动车组的时候,因为日本那家公司所制造的螺母质量过关,所以在一部分车型中,有使用而已,并没有所谓的中国制造不出动车螺母的说法。

2、圆珠笔的球珠

因为上世纪90年代,进口一台生产笔头的设备需要400多万人民币。在早年的制笔行业中,厂家很难从本来就不高的利润中,再抽出大笔的资金去购买设备,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圆珠笔的球珠一直都是靠着进口,这样子的结果是在保证利益的前提下做出的选择。而并非是,中国缺乏制造的能力。

在2017年国产的笔尖钢正式出场,经过国内制笔企业的测试,本次制作出来的产品质量与国外产品相当。打破了中国制造不出笔珠这一说法。

第4个回答  2019-10-26

我们国家最近几年高速发展,我们国家制作的高铁也是非常厉害。我们也在不断地尝试着制造高铁上的螺母和圆珠笔上的笔珠,只是在这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仍然需要进口。虽然我们国家是一个大国,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制造出所有的东西,每一个国家都必定有他们各自的强项和弱点。

我们国家是一个高铁制作强国,我们制造高铁的水平达到了世界的顶尖水平。高铁代表着我们国家先进的水平,是中国在世界上的一张响亮的名片。但是我们国家在制作高铁螺母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尽管科研人员和专家在这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但是我们使用的高铁螺母仍然需要从日本进口。

不得不说这项技术所需要求非常的高,像这种非常重要的东西,它的精确度都要保持到很低。日本在制造螺母这一方面技术确实要先进很多,高铁上的螺母决定着乘坐高铁是否安全,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仍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相信有一天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制造出永远拧不松的螺母。

我们平时生活中所使用的圆珠笔的笔芯价格一般都在一块钱左右,但是它的制作流程并不简单。它的制作难度比制造原子弹还要高,就连美国这样科技水平非常先进的国家都制造不出来。这个笔珠所需要的材料必须要圆润,耐磨,坚硬,还需要合适比例的微量元素混合在其中。它的误差也必须减少到0.00几,目前我国制造这种笔珠所需的成本太高,所以需要从外国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