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和受体区别

高中生物教科书上说...抗体是一种受体...我就纳闷了。。这有关系么?都哪和哪啊? 我知道抗体是免疫球蛋白,受体是糖蛋白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么。。而且作用也一点都不一样。。 求解释,顺便望告知高中关于“受体”的知识点。

一、定义不同:

1、抗体(antibody)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它(免疫球蛋白不仅仅只是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

2、受体是指任何能够同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细胞内信号分子结合并能引起细胞功能变化的生物大分子

二、存在位置不同:

1、抗体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

2、受体存在于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

三。分类不同:

1、抗体按其反应形式分为凝集素、沉降素、抗毒素、溶解素、调理素、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等。按抗体产生的来源分为正常抗体,如血型ABO型中的抗A和抗B的抗体,和免疫抗体如抗微生物的抗体。按反应抗原的来源分为异种抗体,异嗜性抗体,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按抗原反应的凝集状态分为完全抗体IgM和不完全抗体IgG等。

2、受体根据受体在细胞中的位置,将其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两大类。

四、作用不同:

1、抗体在医疗实践中应用甚为广泛。如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2、受体功能是识别自己特异的信号分子(配体),并且与之结合。第二个功能是把识别和接受的信号,准确无误地放大并传递到细胞内部,从而启动一系列胞内信号级联反应,最后导致特定的细胞生物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受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3

1、性质

抗体是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

受体是任何能够同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细胞内信号分子结合并能引起细胞功能变化的生物大分子。

2、特点

抗体:人血清中的抗体多种多样,B淋巴细胞可产生的抗体种类在108以上,可与众多不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受体:与配体之间结合的结果是受体被激活,并产生受体激活后续信号传递的基本步骤。在生理条件下,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结合不通过共价键介导,主要靠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而相互结合。受体在与配体结合时,具有饱和性、高亲和性、专一性、可逆性等特性。

3、功能

抗体: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抗体能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该外来目标被称为抗原。

受体:第一个功能是识别自己特异的信号分子(配体),并且与之结合。第二个功能是把识别和接受的信号,准确无误地放大并传递到细胞内部,从而启动一系列胞内信号级联反应,最后导致特定的细胞生物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受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受体在药理学上是指糖蛋白或脂蛋白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存在于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不同的受体有特异的结构和构型。 受体在细胞生物学中是一个很泛的概念,意指任何能够同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结合并能引起细胞功能变化的生物大分子。 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的成分,它能把识别和接受的信号正确无误地放大并传递到细胞内部,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 抗体(antibody): 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因为最初有人用电泳证明血清中抗体活性在γ球蛋白部分,故曾把抗体统称为两种(γ)球蛋白。后来证明,抗体并不都在γ区;而且位于γ区的球蛋白,也不一定都具有抗体活性。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举行专门会议,将具有抗体活性以及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如骨髓瘤蛋白,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异常免疫球蛋白以及“正常人”天然存在的免疫球蛋白亚单位等。因而免疫球蛋白是结构及化学的概念,而抗体是生物学及功能的概念。可以说,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采纳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8-26
受体和抗体都是蛋白质.
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接受外界的信号.
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主要存在于血浆中的免疫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