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中有哪些隐喻和彩蛋?

如题所述

这部电影的“抽离感”,总的来说是因为电影的叙事视角的个人化和电影镜头的克制化造就的。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这部《罗马》,因为与Netflix的合作发行,而被戛纳电影节拒之门外,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一度引起了流媒体与院线的激烈对峙。所幸,该电影在威尼斯大放异彩,一举拿下金狮奖,而专业的电影人对此片更是不吝赞美之词,大加赞赏。

作为导演的半自传性质的电影,以一位中产家庭的女仆克莉奥(Cleo)的视角,讲述了1970-1971年间墨西哥城罗马区两位女性及他们家庭的遭遇。电影的大时代背景是政治动荡的墨西哥,因此不少评论把该片冠以“史诗”之名;但是由于电影的视角更加个人化,镜头运用更加克制,而对政治运动的表现更加隐忍,我更愿意称这部电影为一封私人的“书信”,一封感情细腻、克制又涌动热情与感动的一封“书信”。如果再激进一点,甚至也可以称之为女性的“赞歌”。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便是视角的个人化与镜头的克制化,所以前期的情感在一点点积蓄,一点点增加,终于在末尾翻滚着浪花的海岸边达到高潮,得到释放。这部电影里有很多的对比和冲突,但都被回忆化的叙事与个人化的视角而刻意冲淡了,这种冲淡是将矛盾化作整体的电影气氛,像一层纱笼罩在观影者的心头;而非传统电影把矛盾塑造成焦点以致于观影者心之所系唯有焦点。如果说叙事视角个人化是该电影表达中的文本语言克制的话,那么镜头的表现就是该电影画面语言的克制。

电影最大的两个对比和冲突便是女性和男性的对比,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命运。两位女性(克莉奥和主人索菲亚)失败的感情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但是对应的两位男性出场的时间则少得可怜。感情的正面冲突也极少,都潜藏在克莉奥缓缓流淌的生活流里。克莉奥的男友费尔明总共出场的时间不过四回:第一回是和克莉奥约会,他赤身裸体小丑般地耍着他的武术;第二回是得知克莉奥怀了自己的孩子便逃走了;第三回是克莉奥去训练营找他,他则威胁克莉奥不要再找他;第四回就是墨西哥那场政治运动中,费尔明充当官方的打手,偶然邂逅了克莉奥,他拿枪对着即将分娩的克莉奥。这基本就是“渣男”感情的套路线的“四要件”。

索菲亚与丈夫的情感破裂也是在克莉奥的视角下呈现的。丈夫的出场更是寥寥几处。第一回是全家期待的“爸爸回来了”。镜头的剪辑以及配乐的运用非常娴熟,营造出一种仪式感,可是家里的狗在父亲进门后却有“吠”这位男主人,还是克莉奥强拉着这条狗,可见这位男主与家的疏离程度。父母唯一的一次争吵也是“音画分立”的处理模式。父亲抱怨家里一团糟的声音从卧室传来,可是屏幕的整个中心都是克莉奥的画面,那扇卧室开着的门,还被母亲关上了。




末尾那段海岸边的营救也是用广角加长镜头的拍摄手法,直到将孩子救上岸,几个人抱头依偎在一起才给了特写,就是克莉奥的那句哽咽“我本来就不想生她”,终于让积蓄的情绪终于爆发。我是老了,竟然哭了。影片开头那段“俏皮”的拖地水中的飞机倒影和结尾中天空中的倒影,是导演永远无法忘怀的梦和回不去的孩童时光。而整部电影流淌的都是导演对“慈母”细腻的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3
汽车隐喻,如果把这辆汽车比作男主人本身,自家的大门比作婚姻生活,他在轻车熟路的同时,显然已经乏味不堪,开始了对婚姻生活的“剐蹭”,为之后的出轨和离婚埋下了伏笔。
第2个回答  2019-08-12
最大的特点便是视角的个人化与镜头的克制化
第3个回答  2019-08-03
还比较多的,我觉得每个人看到的和理解的不一样。需要自己看过之后才能领悟到
第4个回答  2019-08-13
这个我还真没看过,觉得自己孤陋寡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