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二十四小时最初是怎么确定的?

如题所述

把一天划分成24小时有它自己的方便性:便于人们安排时间,时间的划分不论古今中外都与天文观测有关,而天文观测中又普遍把一周天划分成12等份,因此一天分12等分或24等分就很符合天象。

尽管“地球自转一周是23小时56分4秒”,但这是指在地面上观测同一颗恒星两次出现在同一个位置的时间,叫做“恒星日”。人们通常用的“日”却是两次正午太阳升到头顶的时间,是24小时!这个日是“太阳日”。
小时”这个单位本来就是从观测到一天中等分出来的,指的是太阳日而非恒星日。
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别是由于太阳和恒星与地球距离不同造成的。太阳日符合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而恒星日才表示了地球自转时间。古代天文学家及物理学家以日圭、日晷、水钟、单摆,利用观测日影的变化或水位的变化来计时。随着科技进步,近代科学家发明单摆钟及石英振荡器,利用单摆或石英晶体的振荡周期来计时。但上述计时方式易受环境、温度、材质、电磁场甚至观测者观测角度等影响,稳定度不佳,须由天体(地球自转、公转、月球公转)周期来校正。

1960年以前,CIPM(国际计量大会)以地球自转为基础,定义以平均太阳日之86400分之一作为秒定义。即1 Second = 1/86400 Mean Solar day其稳定度在10-8左右。
1960~1967年CIPM改以地球公转为基础,定义西元1900年为平均太阳年。秒定义更改为:一秒为平均太阳年之31556925.9747分之一。1 Sec = 1/31556925.9747 Solar Year at 1900稳定度约为10-9。
二十世世纪中叶,由于量子力学的发展,发展了诸如光谱超精细结构、镁射及雷射、光磁共振(Optical Pumping)、分子束磁共振、分离震荡场等实验及研究,使量子频率标准取代以天体运动为标准之天体时而成为计时标准。1967年,CIPM定义秒是铯133原子(Cs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此秒定义一直维持至今。

秒定义可以以铯原子频率标准器来实现,其稳定度依据各标准器的制造方法、维护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商用的铯频率标准器HP-5071稳定度约在10-12左右,法国LPTF实验室以绝对温标10-6度的铯原子喷泉制成的原子钟,稳定度约在10-16左右。
地球自转一周不是24小时,24小时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共同结果!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
地球自转一周(360度)时间为23小时56分04秒,比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为一日计24小时”少一点。人类自己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故习惯于把日出日落到再次日出称之为一日。
一日划分为24小时是古埃及人制定的。每小时又划分为60分钟,每分钟又分为60秒。这样一日就有24×60=86400秒。这些时、分、秒都成了时间单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5

一天二十四小时是由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演化来的。

中国古代的时辰制度起源较早。在睡地虎秦简《日书》中就有关十二时辰的记载,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记载相比,这一系统已经较为完备。

随着后世的不断演化,十二时辰制成为中国古代计时重要方式之一。除此之外,百刻制也是古代比较流行的计时方式。而在古埃及,人们将夜晚和白天都各自划分为12个小时,构成了西方二十四小时起源的重要内容。

不过明末清初之际,随着西方机械钟表引入中国。人们为了区分中国十二时辰与西方二十四小时,将之分别称为“大时”与“小时”。但在近代以来随着二十四小时的日益普及,中国传统时辰的应用范围日渐缩小,也逐渐不为人知。


24小时的方便性:

把一天划分成24小时有它自己的方便性。便于人们安排时间,时间的划分不论古今中外都与天文观测有关,而天文观测中又普遍把一周天划分成12等份,因此一天分12等分或24等分就很符合天象。

尽管“地球自转一周是23小时56分4秒”,但这是指在地面上观测同一颗恒星两次出现在同一个位置的时间,叫做“恒星日”。人们通常用的“日”却是两次正午太阳升到头顶的时间,是24小时!这个日是“太阳日”。小时这个单位本来就是从观测到一天中等分出来的,指的是太阳日而非恒星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08
白天和黑夜的自然循环、四季的变化等等是人类最早建立起来的时间观念。人们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又需要根据时间更好地进行生产劳动。人类逐渐利用日影的移动、燃料的燃烧、物质的流动等原理制成了早期的计时工具。 圭表是中国人最早创制出的利用阳光下影子移动的规律,测定二十四节气和回归年长度的天文仪器。所谓“表”,就是一根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者石柱,汉代后,改用铜制;“圭”是一根与表垂直的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汉以后,改用石制或铜制,它们共同组成“圭表”。用圭表测出表影随着太阳的视运动在一日之内的长短变化。中午,表影最短,落在“圭”面上,指向正北方。从正午表影长短变化的周期,可以确定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并能推算出“24气”。后来几经改进,为了使表影不落到圭外,人们又在圭的另一端立了一个相对较短的“小表”,相当于圭的延伸,叫“立圭”,冬季时长的表影可以在立圭上反映出来。
第3个回答  2019-07-08
天干地支是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用的二十二个汉字,其中天干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者搭配使用,形成六十甲子,在年月日时里循环使用,周而复始。根据六十甲子可以推算出具体的年月日时。而在计时使用里,由于一天为二十四小时,古代正好是十二时辰,因此形成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的换算关系,具体为深夜23点到子夜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亥时。除了以此计时外,另外地支计时法还与干支计日联系在一起形成六十干支计时法,即甲己日子时以甲开头,成为甲子时,然后丑时成为乙丑时,寅时成为丙寅时,依次类推。乙庚日子时以丙开头,成为丙子时;丙辛日子时以戊开头成为戊子时。丁壬日子时以庚开头,成为庚子时;戊癸日开头以壬开头成为壬子时。这样六十天干形成完整的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每人出生的时辰也就有了确定的四组天干八个字组成的生辰,简称“八字”。如此时正是2005年11月15日19:07(农历十月十四日),此时出生者的八字就是乙酉年丁亥月癸卯日壬戌时(因为计日天干为癸开头,故本日子时为壬子时,推算至19点至21点即为壬戌时)。
第4个回答  2019-07-08
地球自转一周差不多24小时,这24小时是埃及人定的.大概是根据观察太阳升落发现的吧,具体原因好象没有记载.此外中国古代也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各地都这么分,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在应用公历中,由于发现世界时在各地的不统一性,于是,在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系统”。“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 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规定为0°(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15°、东西经30°、东西经45°……直到180°经线,在每条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7.5°范围内的所有地点,一律使用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