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会不会引起身心疾病,少儿有哪些心身疾病?

如题所述

01

童年创伤很多孩子都经历过,很严重的应激创伤,有2/3的孩子可以自行缓解,深深的埋进记忆深处,如果没有突发事件或者是孩子后来成长得比较顺利,这段创伤就会像撕掉的日历,不会再起波澜。但是1/3的孩子,创伤会成为他们的症状。比如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儿童,他们会反复玩儿与创伤相关的游戏。爸爸打妈妈,妈妈流血、昏倒住进了医院,儿童在这种创伤下有可能反复的玩被打、流血这样的游戏,以缓解内心的焦虑。儿童有惊恐发作,或者有对于创伤事件和创伤场面的回避,这就是形成了创伤。

但更多的创伤其实是一种慢性的,很难被发现的。比如长期生活在吵闹、争执、冷漠的环境中,儿童很少能体会到家庭的欢愉和幸福感,就会形成慢性的情绪问题,成为焦虑、抑郁、强迫和人格障碍方面的创伤。



比如父亲长期辱骂孩子,笨蛋、没用、畜生、养你有啥用,孩子内化这些标签,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就会形成不被人注意的创伤。

比如父亲或者母亲拿刀威胁孩子,要把他杀掉,或者叫喊着要把他从家里扔出去,对于幼小的孩子,都有形成创伤的可能。

创伤就是身体或者情绪所受的伤害,对一个孩子形成了威胁,这种威胁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暂时的,成为孩子的症状,并影响他的成长。



02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述了一个叫松子的女孩,从小就非常渴望爱,但一直被忽视。而她的成长就是一条寻找爱的路线,爱她的学生、爱欺骗她的作家、爱街头的混混、爱理发师,最后年老色衰的时候,又爱上年轻的偶像,还天真地给人家写情书。



她这一生都没有遇到真爱,却一直像飞蛾扑火一样的寻找真爱,就是因为儿时,那种深深的渴望,从来没有被满足过,所以一辈子都在经历爱的劫难。

松子就是一个带着创伤,走过了一生的人。

根据行业教科书《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分类,焦虑、强迫、人格类的创伤最普遍,美国的数据是20%左右,也就是五个人里面会有一个有精神障碍。

近年来我们国家学生中的空心病、厌学、自杀等等问题也开始让我们关注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关注精神障碍,让我们从吃饱穿暖这个层面向更高的健康精神层面发展。



松子的一生都在按照她的心灵地图寻找她的渴望,这是她最原始的驱动力。那个渴望被父亲爱的小女孩,在不停地“做鬼脸”给父亲发信息,表明她有多需要父亲的关注,但始终被忽视。于是长大的松子,便沿着这一条渴望的路线一直寻找,希望能找到那份能让她安心的爱。

这个从来没有等到爱的孩子,也不知道爱的模样,一次一次的遭遇欺骗,在寻找的过程中已经千疮百孔。

松子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欺骗中重复她的童年创伤。



03
在《抚平伤痛》这本书里说,童年期创伤会引起的躯体疾病有肺病、消化性溃疡和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肌梗死、中风、高血压和二型糖尿病等,总共13种疾病。

长期生活在情绪不好的家庭氛围中,是身心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的人很年轻,就已经染病,有的也不过刚刚中年,就开始被疾病缠绕。

据身心医学行业专家预测,未来的20年,儿科、妇科、内科都会转为身心领域,这是疾患的要求。

只有心理健康,才会有身体的健康。只有意识到创伤,我们才不会制造创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9
情绪会引起身心疾病,很多时候因为情绪压力过大,会让我们身体不健康,并且导致我们心脏负荷过多,少儿会导致小儿麻痹,心脏病,
第2个回答  2021-01-09
会,而且不良情绪会给身体带来很多的负担,比如说少儿可能会得厌食症,或者是肥胖症,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消化道方面的疾病。
第3个回答  2021-01-10
会的,平时因为家长给的压力太大,心里总是非常难过,长时间这样会让身体越来越不健康,还会导致有一些心理上的疾病。
第4个回答  2021-01-11
会。容易得抑郁症,现在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10个5个有抑郁症,而且抑郁症很难恢复,所以大人一定要多注意小孩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