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中,储蓄和收入的关系是怎样的?

I=S ,储蓄增加,那么投资也会增加,而Y=C+I,所以Y是增加的。
又有说,储蓄增加,消费减少,所以Y减少。
请问怎么理解才是正确的?

最简单理解吧,在经济学中你储蓄的钱不是埋在地下的,而是放在银行的(当然银行会把钱投资于企业),这样会有利息所以是投资,因此你的收入不是用来消费就是用来投资(储蓄)了,储蓄增加,消费减少,但你的利息增加了,因此最终你的收入肯定是增加的。
但从全社会来看,如果消费减少大部分投资了,则供过于求,企业会产品积压,为了不破产只好减少生产,造成失业增加,所以从宏观上社会的收入会减少(因为有人失业了)。
所以你的储蓄利息增加了,收入增加,但如果倒霉失业了,你当然收入减少了,增加的那点利息弥补不了没有工资的减少。
当然上面都是通俗解释,投资(储蓄)达到多少是合理的,是很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引导通过利息等调节,以便失业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12
在经济学中你储蓄的钱不是埋在地下的,而是放在银行的(当然银行会把钱投资于企业),这样会有利息所以是投资,因此你的收入不是用来消费就是用来投资(储蓄)了,储蓄增加,消费减少,但你的利息增加了,因此最终你的收入肯定是增加的。
一、宏观经济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
二、宏观经济指总量经济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
三、微观经济是:指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微观经济的运行,以价格和市场信号为诱导,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与平衡;而宏观经济的运行,有许多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达到的领域,需要国家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出发,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
四、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两个不同层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的良好状况是微观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五、现代市场经济虽然仍以单个微观经济主体为基本单位,但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交换日益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日益呈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特征。个人财富、家庭福利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已经不再单纯地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必然要依赖于整体经济状况,整个经济运行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总量、综合和全局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