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大帝如果真的与明朝交手,谁的胜算更大一些?

如题所述

帖木儿大帝胜算大一些。

帖木儿不死,军队继续东征的话,有很大概率击败明朝的军队。作为一个半突厥-半波斯式的统治者,帖木儿军队的来源成分,非常具有当时中亚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子。即:不断强势的游牧势力与依然保持着一定基础的绿洲城市文化。

加上帖木儿本身就是靠战功竖立威信的超级军头,武装人员在他的统治地域内,社会地位是不会低下的。帖木儿军事力量的核心,是蒙古西征军与突厥附庸构成的河中部落集团。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蒙古帝国鼎盛时期的武力水平,并因为重要性而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部落贵族平日就是地方上的领导者,主要成员则是自己社会里的武士阶层。虽然经济情况各不相同,能获得的战利品与赏赐也不会一样。但他们都是各自社会内的精英。这也是他们能够获得较好供养与充足军事训练的基础。

除了担任军队中的重骑兵和轻骑兵,他们在需要时也可以下马步战,成为不错的临时步兵力量。而类似河中突厥化部落的集团,在当时的中亚也并非一家。诸如花剌子模、北印度、阿富汗山区、伊朗高原和锡斯坦,乃至地域不大的费尔干纳和高加索边区,都存在这样的武装阶层。他们在逐步归附帖木儿的势力后,也壮大了帖木儿帝国的军事力量。

虽然名义上是部落,但他们大都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定居化。一些人在蒙古西征之前就生活在当地,是重要的城市与要塞的拥有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3

帖木儿大帝如果真的与明朝交手,帖木儿的胜算更大一些。

国情不同。帖木儿用武力征服了许多国家,建立了仅次蒙古的大帝国。但统治基础并不稳固,帝国内部各个民族,教派的反抗此起彼伏。

而中土明帝国就不一样,中华民族从秦汉大一统开始,始终是传承有序民族统一。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极高。当时明帝国在朱棣的领导下,综合国力在不断上升,并不单纯是军事上的。从国情来看,帖木儿的帝国凝聚力并不强,而明帝国整体的凝聚力非他可比。

帖木儿不死,军队继续东征的话,有很大概率击败明朝的军队。作为一个半突厥-半波斯式的统治者,帖木儿军队的来源成分,非常具有当时中亚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子。即:不断强势的游牧势力与依然保持着一定基础的绿洲城市文化。

加上帖木儿本身就是靠战功竖立威信的超级军头,武装人员在他的统治地域内,社会地位是不会低下的。帖木儿军事力量的核心,是蒙古西征军与突厥附庸构成的河中部落集团。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蒙古帝国鼎盛时期的武力水平,并因为重要性而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6

帖木儿不死,军队继续东征的话,有很大概率击败明朝的军队。

作为一个半突厥-半波斯式的统治者,帖木儿军队的来源成分,非常具有当时中亚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子。即:不断强势的游牧势力与依然保持着一定基础的绿洲城市文化。加上帖木儿本身就是靠战功竖立威信的超级军头,武装人员在他的统治地域内,社会地位是不会低下的。

帖木儿是军事力量的核心,是蒙古西征军与突厥附庸构成的河中部落集团。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蒙古帝国鼎盛时期的武力水平,并因为重要性而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部落贵族平日就是地方上的领导者,主要成员则是自己社会里的武士阶层。

此外,由于帖木儿这代人已经深受中亚的波斯文化影响,生活上不可避免的定居化,所以也比之前的大部分蒙古系势力都要重视步兵的作用。除了精英武士会下马步战外,几个大城市因为受到了帖木儿的优待,也会为帖木儿提供自己的城市民兵力量。这些民兵团体不少可能要追述到前伊斯兰时代,并一直顽强的生存至今。他们不仅可以用来守城和攻城,还能在大规模野战中掩护骑兵的侧翼。

他们在平日生活中的实际地位,也多以本城的有产者居多。尤其是会随军出征的那些士兵,都是能配备乘马的中产人士。这些人也广泛部分在河中、花剌子模等地。甚至远到两河流域的阿拉伯地区。


最后,城市人口与外国俘虏也构成了帖木儿军队的工兵力量。随着他的势力不断扩张,这个工兵团体也被不停的扩增,并具备了制造各种攻城武器与土木工事的能力。帖木儿自己也非常注意笼络和吸收各地的精英人士。这些人平日里是他的保镖与扈从,战争中是自己的亲卫队,和平时则是最高统治者的特使和权臣。

第3个回答  2019-06-22
明朝胜算更大。第一,军事上明朝西北驻防军还是明初北征留下的老底子战力经验都很不错,其次明朝刚刚经历了靖难,在后方留下一批有战斗经验和素质的部队随时增援,再次明太祖的卫所制当时还保持着高效为军力补充和保持战力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第二,经济上明朝正处于上升期经过休养生息明朝当时已经有了相当国力储备,足以支撑长时间的对抗,当年第一次下西洋就足以证明明朝国力不错。第三,人君正是明成祖,以明成祖的政治素质和成就混进中国前十的皇帝应该都不成多大问题,君主个人能力不用担心,而且接下来仁宗宣宗也都还不错,可能因为战争需要朱棣会选老二当继承人,其军事素养也是有目共睹的。第四,战局推演帖木儿会联合北元,当时明朝也会利用海上优势直接搅动其后方,而在正面战场的对抗上会形成拉锯战,当以帖木儿帝国的国内形势不足以支撑长年累月的战争,帖木儿帝国最终会崩盘,历史事实也有朝这方面发展的趋势
第4个回答  2019-06-22
1405年正是靖难之役结束第三年,可能明王朝国力还没有到达永乐时期的巅峰,但是同年派遣郑和舰队第一次下西洋,已经看出国力强盛。靖难之役中已经突显出朱能和张辅等一批名将,军队战斗经验丰富。永乐帝朱棣更在1410年开始五次亲征蒙古,军事上的雄才大略一点不比帖木儿差,威信更是不可动摇。军队已经组建精英部队,神机营三千营和五军营,战法多样。帖木儿劳师远征,军队民族成分复杂,后勤补给难度大。明王朝兵源充足,本土作战,民族单一,皇帝亲征凝聚力更胜一筹。外交上郑和下西洋可以联合帖木儿的敌对势力,海上封锁波斯湾。总之,正处在上升时期的明王朝可以随意践踏蒙古,不是帖木儿可以击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