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诫子书相似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8

1. 与诸葛亮诫子书相似的文言文

刘备的遗书(原)

我儿公嗣,

悲哉世也!吾行将休矣!穷朕之平生,洋洋洒洒,屈指不过数十载,然汉室未兴,祖宗未耀,朕实不忍此时西去也。高祖、世祖之基业,五铢、炎刘之江山,尽托于汝手,望公嗣思之慎之,莫蹈桓、灵之辙哉!

光和末岁,黄巾犯上。父出乡野,幸结关、张。集伍抗暴,除害安良。铁门之劫,扬义军之威望; 张角之卒,播孤名于四海。然朝廷奸小为虐,孤未能幸赌大行皇帝之圣容。时尔父常笃行慎思,景行为贤,未尝有隙。

半生之际,能至许昌。伴猎大行,游驾上林。曹公辱天子之威,金箭射白鹿。汝叔父云长欲杀之,孤止之焉。非不怒于此贼之举,朕实不能负反贼之名也!青梅煮酒,孤遍举天下之英豪,曹公一一否之,言天下之英雄唯孤与操耳。为掩是非,不惜失箸以作惧色,徒惹天下之蜚,父非不愿为英雄也,实此时难与贼相敌也。故后来取徐州,距吕布,烧博望,淹白河,无一不深记人之慎行之要害也。亦尝铭“敦行致远”四字于座右,时时戒之。

自朕登极大宝,二年有余矣。关羽为孙吴所害,张飞遭部曲之谋,皆身首异处,幽冥难散。孤距丞相、子龙之谏,意气用事,举百万之雄师,兴兵伐吴。犹记本初疏散,兵纪不严,大将酗酒,士卒放纵,孤亦尝笑之为冢中枯骨,小不能忍,大谋以乱,以有乌巢之火,官渡之败。孤今与本初同出一辙,彝陵熊熊,大军灰飞成土。幸得关兴、张苞二贤侄舍命相救,否则已成吴人刀下之鬼矣。此番惨败,乃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不能善纳良言所致也!

公嗣我儿!谨记父言:人生在世,笃行为先。仁义辅之,天下定矣!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行素自由,心思散漫,距言千里,不思进取,此为国为身者之大患矣!父败于此,莫蹈覆辙,公嗣我儿,切记切记!

章武二年于白帝

乃父刘备立

2. 陋室铭与诫子书两文在思想上有哪些共同点

1、从作者本人的世界观来看,两人都提倡出世与治学。

出世即摆脱世俗、虚荣的诱惑。治学则是提高自身素养的追求。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从文章的立意上来看,两篇文章都是励志进取的,鼓励人们不要追求表象上的繁荣与成就,要看重内涵的积累与沉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我浅薄的认为,这两篇文章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基本上如上所述,但是可以看出的是,刘禹锡更注重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乌托邦式的人生理想,而诸葛亮则是用第三人的眼光为后人设置了君子之行的标准。

3. 陋室铭与诫子书两文在思想上有哪些共同点

1、从作者本人的世界观来看,两人都提倡出世与治学。

出世即摆脱世俗、虚荣的诱惑。治学则是提高自身素养的追求。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从文章的立意上来看,两篇文章都是励志进取的,鼓励人们不要追求表象上的繁荣与成就,要看重内涵的积累与沉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我浅薄的认为,这两篇文章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基本上如上所述,但是可以看出的是,刘禹锡更注重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乌托邦式的人生理想,而诸葛亮则是用第三人的眼光为后人设置了君子之行的标准。

4. 仿照诸葛亮的诫子书写一篇诫己书50字以上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好问则裕,自恃则困;勿临渴掘井,要未雨绸缪;宜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大海终须纳细流,到此岂可千里目,哪知才上一层楼;功成每在困苦日,事败多因得意时;黄河尚有澄清日,岂无人有得运时;得宠须思辱,居安要思危;运来土成金,运去金似土.不患此时无所成,只怕此刻不知学;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不因穷困而改志.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欲成大器,须耐烦莫使气,心浮气躁,一生不济;百年光阴,似箭如梭,时不我待,怎敢不昼惜阴而夜惜灯;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言有物而行有恒;以积财之心积学识,学然后知不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学之士,必有所得. 道法自然,反璞归真,集腋成裘,滴水石穿,圣人之言,雅俗并集,若能体察,盛德乃馨. 小沙之书,修身之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5. 诸葛亮的散文代表作除了诫子书还有什么

还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草庐对》、《诫外甥书》、《将苑》等。

1、《前出师表》 《前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

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2、《后出师表》 这篇文章作于蜀汉建兴六年(228),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此时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预期成果之时。

为消除各方阻碍,在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诸葛亮向后主刘禅献上了这篇《后出师表》。 刘备临终前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加紧从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全面进行北伐准备。在外交上,派使者联吴;韬光养晦,对魏国劝降书不作答复,以低姿态麻痹敌国。

政治上,高度集中军政大权,”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励精图治,笼络土著地主,缓和主客矛盾,革除刘璋法令不行的弊政,以身作则,虚心纳谏,调动全国力量投入战争。 经济上,坚决与民休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多产粮食,增加储备,保护水利工程,发展煮盐、织锦等手工业,扩大财政来源。

军事上,伺机平定南中叛乱,治戎讲武,训练部队。 诸葛亮南征后,北伐魏国提上日程。

北伐魏国是刘备集团一贯的方针。刘备以夺取天下为最终目的。

诸葛亮鉴于魏国经济必将逐渐恢复,时间拖长对蜀国不利,而及早北伐可发挥自己治国治军优势,何况身死之后,蜀国无人能够蹈涉中原,抗衡大国。 因此认为唯有及身而用,才有希望蚕食并最终打败魏国,也可报答刘备知遇之恩,为此决心展开北伐,并且”用兵不戢,屡耀其武“,坚持到底。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在向刘禅呈上《前出师表》以后,迅即率师进驻汉中。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出师北伐祁山。

魏国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纷纷叛魏归汉。 蜀军在占有陇右三郡后,以街亭、箕谷的失利而结束了第一次北伐。

同年冬十一月,魏国大举进军东吴,魏将曹休为吴将陆逊所败,张合东下,关中极为虚弱。诸葛亮认为进攻时机已到,准备全师出兵伐魏。

但是,蜀中不少大臣,安于逸乐,对进军一事心怀疑虑,并且产生了不少非议。为此,诸葛亮再次上表,苦心孤诣,申明讨伐的决心;义正辞严,批驳非议的错误。

因为这次上表后于第一次出师时的一表,故而后世称之为《后出师表》。 3、《草庐对》 又名《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公元207年,徐庶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刘备前往隆中,三顾诸葛亮草庐之中,诸葛亮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并分析了天下形势。

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这篇《隆中对》就是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

4、《诫外甥书》 本篇是诸葛亮写给他二姐的儿子庞涣的,诸葛亮在这封信中,教导他该如何立志、修身、成材。庞涣,字世文,曾官至郡太守。

诸葛亮的这篇文章只有短短八十余字,但却有很深的内涵。做为年青年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理想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和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

不然理想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空想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沦为平庸下流。诸葛亮的这封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如果志存高远、意志坚定,加之缜密地思考,然后付之于行动,就很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 反之,则必然失败。

曾国藩在家训中也曾教育子女说要“有志、有识、有恒”。有志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这些非同寻常人物的观点都凝聚了他们毕生的人生经验在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5、《诫子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2016年,本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