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安三万里》的改编有哪些与史实不一样的地方?

看了《长安三万里》后对唐朝历史产生了兴趣,想请教一下大佬们这部电影的改编有哪些与历史不一样的地方,希望各位友好科普,感谢!

周末和朋友去看了《长安三万里》,一开始是奔着国产动画电影去的,也想支持支持国产动画!去了后发现,小孩还蛮多,也都是些学习好孩子,影片中的诗句一出现,也会接下一句。观看之后我也发现了有一些内容是与史实不符的,与其他朝代相比,比较了解唐朝,所以大家一起来看看有哪些与史实不符呢?

《长安三万里》先说可圈可点的地方,诗人群像的塑造是成功的,视效音效的呈现是唯美的,少年可欣赏诗歌之美,感受家国情怀,中年可慨叹命运多舛,共情怀才遇。这种历史动画片,虚实结合二次创作,也是非常正常的创作方式。影片中至少有三处与史实不符,既是为自己解惑,也想与大家探讨~

一、影片中李白高适的初遇与史实不符

《长安三万里》选择了高适视角,让他在第一次去长安前遇到李白。事实上,高适初去长安是723年,李白724年才离开故乡开始游历。据历史记载,李白高适在40岁后相识,他们和杜甫一起在开封商丘旅行,三人的抱负都受挫,整日饮酒赋诗,杜甫写下“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李白挥毫泼墨的《梁园吟》也流传至今。后世在这里建了“三贤祠”,祠里有李白、杜甫和高适的塑像。

《长安三万里》把李白高适的初遇提前,并杜撰出两人结交的各种桥段,是为了呈现两位男主反差强烈的人生。从李杜高三人共游的诗作来看,李白不可能像电影里那么疯癫健忘,高适也不会那么苦大仇深、不解风情。

二、影片中李白高适两人一起救郭子仪与史实不符

影片中,李白留下守护,高适长途奔袭求哥舒翰赦免郭子仪,这也是个杜撰出来的故事,其实救郭子仪的只有李白一人。

在裴敬为李白写的墓志铭里,提到了李白救郭子仪的旧事。李白客居并州,与郭子仪在军中相识,还没有身居高位的郭子仪遭到重罚,名人李白出面求情,郭子仪才免于刑责。

三、高适暗中搭救李白与史实不符

影片中李白谋反,高适写信求郭子仪救李白一命,要不是程公公把这事儿说破,高适还打算“深藏功与名”,这是对高适的另一处美化。

实际上,裴敬在李白的墓志铭里写过,后来郭子仪有了救国的不世之功,李白落难,郭子仪以自己的官爵担保,救下李白,报答当年的搭救之恩。在其他史料中,营救李白的是宋若思和崔涣,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高适的名字。历史上,李白为谋反的永王唱赞歌,高适平定叛乱,李白确实向老友求救,写了一首《送张秀才谒高中丞》,“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高适拒见李白的妻子宗氏,仆人解释高适为此事“茶饭不思”,但他处境尴尬,“实在不便露面”。

关于影片中史实的改编不作任何的评价,主打就是一个相信创作团队。我更在乎的是影片给我个人的感受。

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在做高适?即使艳羡别人无忧无虑的潇洒,但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依旧选择愤然前进。人生之路,每个人所拿的命运剧本都是不同的,不用紧跟别人选择的方向。过好自洽的生活,就是一种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2
电影《长安三万里》是根据杨红樱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描述了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传奇故事。虽然电影努力还原了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但也存在一些与史实不一致的地方。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改编差异:

时间顺序和事件安排:电影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安排进行了调整,以符合叙事需要。这可能导致一些事件的发生顺序与实际历史不完全一致。

人物关系和角色设定:电影可能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关系和角色设定进行了改编,以增强戏剧冲突或突出某些人物形象。这可能导致一些人物关系的表现与史实有所差异。

对历史细节的删减或改动:为了适应电影的叙事节奏和时间限制,一些历史细节可能被删减或改动。这可能涉及到历史事件的细节描述、人物的言行或特定场景的呈现。

艺术加工和虚构元素:为了增加电影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性,导演和编剧可能添加了一些虚构的情节、对话或场景。这些元素可能与史实不一致,但是为了故事的连贯性和情感表达而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电影改编自小说,而小说本身也是基于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创作的虚构作品。因此,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应理解其作为一部艺术作品的特性,并对其中的改编差异保持一定的宽容和理解。
第2个回答  2023-07-11
电影《长安三万里》是一部以唐代为背景的历史题材电影,其中涉及到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以下是一些该电影与史实不符的地方:
1. 高适和李白的相遇时间:电影中,高适和李白在李白被贬谪期间相遇,但实际上两人相遇的时间要晚得多,是在李白被赦免后。
2. 李白的出生地:电影中,李白被描绘为在长安出生,但实际上他的出生地是在今天四川省的江油市。
3. 安禄山的反叛时间:电影中,安禄山的反叛发生在大唐开元年间,但实际上他的反叛是在天宝年间,而且也不是因为发现安禄山有反心而引发的。
4. 哥舒翰的历史形象:电影中,哥舒翰被描绘成一个忠诚良将,但实际上他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如此,他曾经多次叛变,并被俘虏过。
5. 高适的政治嗅觉:电影中,高适被描绘成一个具有敏锐政治嗅觉的人,但实际上他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是如此,他更像是一个诗人和将领,而不是一个政治家。
6. 永王的造反时间:电影中,永王在李白被贬谪后不久就造反了,但实际上他的造反时间要晚得多,而且也不是因为李白而引发的。
7. 汝阳王的形象:电影中,汝阳王被描绘成一个英俊潇洒的年轻人,但实际上他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如此,他是一个年迈的人,并没有那么英俊潇洒。
需要注意的是,历史题材电影往往会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一定的改编和虚构,这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故事和人物形象。因此,在观看历史题材电影时,需要了解这些与史实不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