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愚公移山》意义相同的寓言故事?

如题~

1、水滴石穿

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乖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乖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

张乖崖上前责问,才知道是从府库中偷来的。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乖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乖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出自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

2、精卫填海

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出自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北山经》。

3、铁杵磨针

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出自唐代的《方舆胜览》

4、孟母戒子

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

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以此来警诫孟子,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出自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

5、乐羊子妻

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何况拾取别人丢失的东西谋求私利而玷污自己的品德呢?”乐羊子非常惭愧,把金子扔到野外,到很远的地方求师学道去了。

过了一年,乐羊子回来了。妻子问他回来的缘故。乐羊子说:“只是出门久了,想家,没别的事情。”妻子拿刀走到织机跟前说:“这绸布是蚕儿吐出来的丝,经过织布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积到一寸那么长,又一寸一寸不停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

现在如果割断这块绸布,那就会半途而废,白白浪费时间。你出外求学,半路上就回来了,那和割断这绸布有什么两样?”乐羊子被她的话感动了,回去修完了学业。

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列女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3
断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   温馨提示: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其实,松鼠并不会爬树,这里有一段故事,想听听吗?

很久很久以前,松鼠和老鼠住在一起,可是自从听说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句话,松鼠就再也不想和老鼠住了。它决定住在树上,可是它不会爬树呀!于是,松鼠便请来了爬树本领高超的猫叔叔。就这样,松鼠和猫叔叔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不管风吹雨打,它们还是坚持不懈地训练着,松鼠既不怕苦也不怕累.它自己心里只有一句话:加油吧!一定要学会爬树,离开那只臭名远扬的老鼠!时间过得真快啊!跟猫大叔学爬树已经有五年了,终于,松鼠毕业了,它成了森林中屈指可数的爬树高手。它爬到树上请啄木鸟大夫啄了个树洞,这就是松鼠的新家。

你看,坚持就是胜利!松鼠不辞辛苦地学爬树,终于它的努力没有白费,成了人人喜爱的松鼠。
第2个回答  2020-03-02
1、水滴石穿

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乖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乖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

张乖崖上前责问,才知道是从府库中偷来的。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乖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乖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出自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

2、精卫填海

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出自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北山经》。

3、铁杵磨针

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出自唐代的《方舆胜览》。4、孟母戒子

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

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以此来警诫孟子,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出自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

5、乐羊子妻

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何况拾取别人丢失的东西谋求私利而玷污自己的品德呢?”乐羊子非常惭愧,把金子扔到野外,到很远的地方求师学道去了。

过了一年,乐羊子回来了。妻子问他回来的缘故。乐羊子说:“只是出门久了,想家,没别的事情。”妻子拿刀走到织机跟前说:“这绸布是蚕儿吐出来的丝,经过织布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积到一寸那么长,又一寸一寸不停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

现在如果割断这块绸布,那就会半途而废,白白浪费时间。你出外求学,半路上就回来了,那和割断这绸布有什么两样?”乐羊子被她的话感动了,回去修完了学业。

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列女传》。
第3个回答  2020-07-16
铁杵磨针和精卫填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