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是个疯子”:12年前背着疯妈妈上学的孩子,如今怎么样?

如题所述

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曾在北京人民会堂上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并编入大学语文课本,读起来非常感人。

文章并没有特别优美华丽的辞藻,通篇都是直白通俗的话语,可字里行间却蕴藏着大大的亲情。

故事很简单,讲述的是一位疯子妈妈悲惨的一生。年轻时被妇人充作生娃工具,生完孩子被赶出家门,可就是这样一个智力低下的女人,对待孩子却一点也不笨,最终为了给儿子摘桃子而不行跌落悬崖,从而结束了自己悲惨的命运。

看完这篇文章,不免想起了新闻曾报道过的“刘秀祥事件”。在贵州一个小山村里,原本有户人家贫穷且安逸的生活着。

无奈有一天,爸爸的突然病故打破了家庭的和谐,妈妈因为难以接受打击患上了间歇性的精神病,生活无法自理。

当时只有4岁的刘秀祥,开始感知到家庭的变化。可能命运确实对这个家庭不公,在刘秀祥11岁的时候,哥哥姐姐因为难以忍受家里的贫穷,无奈离家出走,留下了最小的弟弟和有精神问题的妈妈,这让本就孤苦无依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从此后的日子里,刘秀祥把家里的田地租给别人种,换取自己和妈妈一年的口粮。另外,上学后的所有时间他都去做小工和捡垃圾赚钱。

就这样到了上中学的年纪,因为没有钱刘秀祥只能选择给优秀学生免费的学校上学。于是,顶着第一名成绩的刘秀祥终于走出了农村。

终于在2008年夏天,刘秀祥收到了山东临沂大学的通知书。在那之后的时光里,他回到老家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每天都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去寻找辍学的孩子,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把一个班平均一百多分的孩子,都送进了大学,如今他也成为了学校的副校长。

要说经济条件,没人能穷过他;要说父母疼爱,没人能低过他;要说学习氛围,没人能惨过他。

可他却凭着自己的努力,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辛辛苦苦照顾妈妈二十年,这样的孩子才是所有为人父母的教育榜样。

1、孩子必须能吃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可同样遍地是机遇。

只要你努力,只要你能吃苦,基本上就能过上好日子。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养着孩子一辈子,也不能照顾他们一生,所以一定要培养孩子自己独立生存的本事,这样他们的生命才会有价值,而这也是家长给他们最好的财富。

2、孩子必须要孝顺

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转,所以家里人总会不由自主地惯着孩子。比如说孩子想吃零食,奶奶就会立马去买;想骑大马,爷爷就会弯腰俯身,殊不知家长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公主病和王子病”,不利于他们良好性格的建立。

而且孩子本来就应该学会尊重老人,孝顺长辈,这样的做法只会助长他们的嚣张火焰。因此,父母必须从小给孩子灌输孝顺的理念,并以身作则给孩子建立孝顺的模范榜样,这样有助于孩子养成孝顺的品质。

3、孩子必须要自强

现在有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多努力工作为孩子攒点钱买房,将来孩子就不用变得这么辛苦。可现实是父母给的再多孩子都能花得完,除非是家里有金库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所以说,对于一般的家庭而言,必须培养孩子自强不息的品质,让他们自己有打拼的意识和本事,这样孩子们才会摆脱“啃老”的结局,为自己创造更幸福稳定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7
这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最后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和赞扬,同时也非常的励志。
第2个回答  2021-02-07
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并且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并且将他班里的那些孩子都送进了大学,现在他是学校的副校长。
第3个回答  2021-02-06
现在过得非常好。由于自己拼搏努力读书,因此找到了一份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