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上学期科学第3章物质的特性练习卷

是初一年级上学期的科学书的第3章..,,出一张120分的试卷..不要太难..有一点点的难度..以基础为主的一张试卷..
书是 朱清时 主编的
急用...能快一点吗..拜托拜托..
1月13日早上11点之前能好吗/......快点,,,谢谢!!
后面要有答案的..
谢谢``
拜托啦..
我不是老师..
我只是个学生..
要期末考了..
所以找点试卷做..
要有答案..
不然不知道怎么批改的..
谢谢!~

第一节 熔化与凝固
1.白炽灯发光时,灯丝温度高达2000℃以上,那么可供作为灯丝的材料为( )
A.铜 B.铁 C.铝 D.钨
2.北方冬天寒冷,人体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其理由是( )
A.水具有防止大白菜冻坏的功能 B.水结冰时会放热,防止大白菜冻坏
C.水结冰时会吸热,防止大白菜冻坏 D.水蒸发时会放热,防止大白菜冻坏
3.下表中列出一些物质的熔点(单位:℃):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钨 3410 锡 232 冰 0 固态酒精 -117
纯铁 1535 铝 660 固态煤油 -30 固态水银 -39
(1)-20℃的煤油处于_______态;
(2)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用铁锅来熔化铝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寒冷的冬天,北方某地室外气温可达零下50℃,此地气象站冬天使用的温度计是__________温度计(选填“煤油”或“酒精”或“水银”)
4.在玻璃、明矾、松香、铁、硫代硫酸钠的对应液体中,有凝固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凝固过程中要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填“上升”、“不变”、“下降”)。
5.海波(即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是48℃的海波的状态是(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6.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余里。在南极洲南部的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这酒精( )
A.凝固点较低 B.沸点较低 C.沸点较高 D.凝固点较高
7.固态氮的熔点是-210℃,固态氧的熔点是-218℃,当液态氮、液态氧的温度从-200℃同时降温,则首先凝固的是_________。
8.在经常停电的居民区,有人在有电时将一大碗水放进电冰箱的冷冻仓,他说这样做能保证在停电时冰箱内的温度较低,你认为他的做法有无道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给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加热,则( )
A.冰的温度升高 ,水的温度不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冰、水的温度一起升高 D.冰在熔化成水时,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1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的依据是( )
A.是否金属 B.有无熔点 C.软硬程度 D.是否会熔化
12.北方和冬天,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作为汽车的冷却液,这是因这混合液具有( )
A.较低的凝固点 B.较小的比热
C.较大的沸点 D.较容易流动而传热
13.关于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
C.各种晶体都有相同的熔点 D.相同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14.铁在熔化过程中,一定( )
A.吸收热量,同时温度升高 B.吸收热量,同时温度不变
C.放出热量,同时温度降低 C.放出热量,同时温度不变
15.下列属于晶体特有的性质的是( )
A.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B.熔化时,温度不变升高和降低
C.在水中一定会溶解 D.晶莹透明和金属光泽
第二节 汽化与液化
(一)蒸发:
1.夏天,教室里温度计显示为35℃,若打开电扇,温度计示数会下降吗?_______(填“会”或“不会”)为什么人会感到凉爽些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有些大酒店在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水器,手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且讲卫生。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减小了水的表面积并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4.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扫帚把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
5.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
A.一直升高 B.先升高、后降低、再不变
C.一直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再不变
6.发射“神舟号”、“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7.在标准大气压下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低于100℃时,水_________沸腾(填“会”或“不会”);当水的温度升高到_________时水沸腾。表明液体沸腾必须满足条件:
(1)达到_________温度;(2)继续___________。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_________。
8.用电扇对着干、湿不同的相同温度计吹风,其结果是( )
A.干、湿温度计读数都会下降
B.干温度计不变,湿温度计下降
C.干温度计不变,湿温度计不变
D.干、湿温度计读数都不会下降
9.夏天高温时,教室里常向地上洒一些水,可以降低教室内的温度,这是因为( )
A.水的温度比气温低 B.水很容易传热
C.水很容易吸热 D.水蒸发时吸热
10.游泳上岸后,被风一吹会感到特别冷,是由于( )
A.吹来的风温度较低
B.岸上的气温比水中的水温要低
C.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的水的蒸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蒸发实质上是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离开液面的过程,所以蒸发只在____________进行。
12.喝开水时,常向水面吹一些气,这样喝起来就不太烫,这是由于( )
A.向水面吹的是冷气,因此水温降低 B.吹气使热水下沉面冷水留在上面
C.吹气加快水面汽化,使水面温度降低 D.吹气使水面流动,因此使水面温度降低

16.装香水的玻璃瓶的口总是很细的,这是因为( )
A.瓶口细好看,漂亮
B.在用时流得少可以节约点
C.可以减少香水的表面积,减小蒸发浪费
D.瓶口细,温度低,蒸发慢
(二)沸腾: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记录了以下数据:
时间(分钟)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温度(℃) ---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
由记录的数据可得:
(1) 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2) 实验时水面上气压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标准大气压。
2.比较蒸发和沸腾这两种现象的共同点,错误的结论是( )
A.都是汽化现象 B.都要吸收热量
C.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D.都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
3.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巫师,常表演双手放入油锅的骗人把戏。他将双手伸进翻滚的油锅里,而手并没有被烫伤,这是因为( )
A.巫师有特异功能,油不会将他烫伤
B.油锅里的食用油沸腾时温度不高
C.油锅里是醋和油均匀混合液,沸点低
D.油锅里下层是沸点较低的醋,上层是油,醋沸腾时,油并没有沸腾
4.关于蒸发和沸腾两者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而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
C.液体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热
D.蒸发和沸腾时,如果没有外界提供热量,还会继续进行
5.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为了不烧坏火箭,在火箭头上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种物质在高温下能起到防止火箭头的作用,其原因( )
A.这种物质先熔化后汽化,都放热
B.这种物质先熔化后汽化,都吸热
C.这种物质先熔化吸热,后汽化放热
D.这种物质先熔化放热,后汽化吸热
6.生活中常有“扬扬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扬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下列对它们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属于只能暂时止沸 B.它们都属于彻底止沸
C.前都是暂时止沸,后者是彻底止沸 D.前者是彻底止沸,后者是暂时止沸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1.下列不属于物质特性的是( )
A.熔点 B.沸点 C.质量 D.溶解性
第一节~第三节 物态变化
考点1:六种物态变化名称(清楚物质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
1.判断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_____ 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______
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______ 4)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______
5)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____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结冰花;_______
7)樟脑球过几个月消失了;_______ 8)出炉的钢水变钢锭;______
9)冬季带眼睛的人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_______
2. 设计实验:比较水和菜油的蒸发快慢: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2年11月25日早晨,吉林市出现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雾淞。人体漫步在松花江畔,玲珑剔透的雾淞令人目不暇接,更让人流连忘返。雾淞一般是由雾形成并附于树枝上的白色松散冰晶。下列几种物态变化过程可能雾淞形成的原因是( )
A.熔化 B.汽化 C.凝固 D.升华
4.下面关于各种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雾是冰升华形成的 D.上述有两个说法是正确的
考点2:六种物态变化吸、放热
1.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不会很快变质。这种做法( )
A.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
B.错误,湿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要变质
C.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要从奶瓶吸收部分热量,从而延缓牛奶变质
D.很难说,可能会变质,可能不会变质
2.下雪天一般比融雪天感觉暖和是因为( )
A.下雪天比融雪天气温高 B.雪是一种传热本领较小的物体
C.形成雪时要放热,融雪时要吸热 D.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
3.当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时,向阳面温度高达100℃,背阳面温度达-100℃,而卫星内部的电子设备又需要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我国科学家采用了热管温控技术,管内工作的液体在高温端______而_____热,在低温端_______而______热,这样反复工作使卫星两端的温度趋于平衡。
4.晶体在凝固时温度_________,这时的温度又称为________。
5.汽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其中在表面进行的是_______,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是______,两者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
6.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家用石油液化气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将气体液化贮存在钢罐里。
考点3:熔点、沸点
1.液化石油气中所含的可燃物质,是在加压不高的条件下即可转变为液态而便于储存于钢瓶中,当打开钢瓶阀门(减压)时,又容易变成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下列所给的物质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序号 A B C D
名称 甲烷 乙烷 丁烷 已烷
沸点(℃) -164 -88 -0.5 69
2.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下面叙述的现象都正确的是( )
A.混合物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 B. 混合物的体积不变,温度不变
C.混合物的质量减小,温度升高 D. 混合物的质量不变,温度不变
3.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的冰块多些,而乙盆的冰块少些,甲放在阳光下,乙放在背阴处,两盆里的冰块末完全熔化,那么( )
A.甲盆水温度高,乙盆低 B.乙盆水温比甲盆高
C.两盆水温相同 D.不用温度计无法比较两盆水温高低
4.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水沸腾
5.在医院里对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化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化烷_______时需要_______热的原理。
第四节 物质的构成
考点1:物质的构成
1.构成细胞的基本微粒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分子
2.将一颗方糖放入水中,搅拌几下后,方糖不见了,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A.糖分子比水分子小 B.糖分子大不停地运动
C.糖分子之间有空隙 D.水分子之间有空隙
考点2:分子之间有空隙
1.一密闭针筒内装有空气,压缩活塞,体积减小,这是由于( )
A.分子的大小变小了 B.分子通过针筒扩散到空气里去了
C.分子间发发生了化学变化 D.分子间的间隔缩小了
考点3:扩散现象和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炒菜时,我们闻到了香味 B.在阴凉地方凉衣服,衣服变干了
C.腌咸蛋时,时间久了,蛋变咸了 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扬
2.“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包含的科学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有一次打开了很久没用过的铅笔盒,看到有一块橡皮和一支绿色的铅笔粘在一起,把橡皮切开后,发现里面也有一部分变成了绿色,从微观角度分析一下:橡皮里面变成绿色是________现象;为什么在天气热的时候容易看到这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 物质的溶解性
考点1:物质的溶解性:
1. 在盛有20厘米3的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食盐,并且充分搅拌,食盐是否都能溶解?_______这个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食盐能够溶解的数量是________的。
2. 手上沾了机油,常用煤油或汽油来洗,是因为( )
A. 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B. 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液体中溶解能力不同
C.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D. 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3. 下列有关溶解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B.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C.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液体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强
D.物质溶解时,可以放热,也可以吸热
考点2: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1.取两只烧杯,装上部分水,用温度计测出两只烧杯中水的温度是相同的。然后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分别溶于两只烧杯水中后,再用温度计测量,如下图,结果发现两只烧杯中左边温度计读数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相等”)右边温度计读数,上述实验表明,物质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物质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1.在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的实验中:食盐的溶解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第六节 物质的酸碱性
考点1:酸性物质(腐蚀性)和碱性物质(去污性)
1. 洗涤剂能洗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属_______性而具有_______能力;而汽油也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________在汽油中。
2. 玻璃上有沾有油污,最好用哪种方法来洗( )
A. 大量清水来洗
B. 先倒点烧碱到玻璃上用布擦,再用水冲洗
C. 先倒点食醋到玻璃上用布擦,再用水冲洗
D. 先倒点食盐水到玻璃上用布擦,再用水冲洗
3. 有些犯罪分子利用硫酸进行“毁容”的犯罪活动,对这种罪犯最高可以判处死刑。硫酸对人体的破坏性是因为硫酸具有__________,因此使用中应特别注意安全。
考点2:溶液的酸碱性的鉴定
1.有①苏打水②汽水③洗发液④盐酸⑤食醋⑥茶水,其中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④⑤ D.①③⑥
2.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是( )
A.食盐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水
考点3:溶液的酸碱度的鉴定
1.某地农业科技站在进行“酸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中,得出酸雨的PH值大小对小麦减产幅度关系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酸雨的PH值 3.58 4.59 4.86
小麦减产(%) 10 5 3
① 酸雨的PH值越大,小麦减产幅度越大;②酸雨的PH值越小,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③ 酸雨的酸性越强,小麦减产幅度越小; ④酸雨的酸性越弱,小麦减产幅度越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表给出一些常见食物的PH值,其中,对胃酸过多的人较为适宜的是( )
序号 A B C D
名称 牛奶 葡萄 玉米粥 苹果
PH值 6.3-6.6 3.5-4.5 6.8-8.0 2.9-3.3
3.测定溶液酸碱度最常见、又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
A.石蕊试液 B.PH试纸
C.石蕊试液和PH试纸都不行 D.酸碱指示剂
4.蜜蜂的刺中含有酸性物质,当我们不小心被蜜蜂刺着后,应用下列哪种物质冲洗( )
A.酱油(PH=4.8) B.牛奶(PH=6.8) C.水(PH=7) D肥皂(PH=9)
第七节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考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最根本区别是变化后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①分馏液态空气制取氮气②实验室制取氧气③镁条在空气中存放后表面失去金属光泽④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变为粉末⑤湿衣服晾干⑥牛奶变酸⑦铁钉生锈⑧石蜡熔化
A. ②⑥⑦ B. ④⑤⑧ C. ①③⑤ D. ①⑤⑧
3. 下列变化中,肯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物质发生爆炸②由铝原子变成铝离子③酒精燃烧④火柴梗蘸一点儿浓硫酸后变黑⑤汽油挥发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4. 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 )
A. 变化中火星四射 B. 有发光现象 C. 有大量热放出 D. 有黑色固体生成
5. 下列变化过程中既发生了物理变化,有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木炭消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白磷作原料制造烟雾
C. 用木材作原料作家具 D. 用空气作为原料制取氧气
考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属于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氢气作为人类理想的能源 B. 氧气用于危重病人的急救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熟石灰用于砌砖涂墙
2. 为了履行国际社会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我国政府决定自2003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为清洁剂。“CTC”又称为四氯化碳,是常用的服装干洗剂,也是修正液(又称涂改液)中的一种溶剂,还是一种优良的灭火剂。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推测“CTC”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例: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叙述表示物质化学性质的有:①蔗糖能溶于水;②酒精具有挥发性;③汽油能燃烧;④苹果有酸味;⑤醋酸具有酸性;⑥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A.①②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1. 观察右图回答:
(1) 画出此图所示位置时的月相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写出名称)
(2) 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________天;
(3) 如果月球继续绕地球运动,我们看到的明亮的月面面积将逐渐_______;
(4) 再过15天后的月相名称是_________。

2. “如果因某种原因,桃树周围的蜜蜂大量死亡,可能会影响到桃树的繁殖”这句话所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A.桃树的生存必须依赖着蜜蜂的活动
B.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D.这只是假设,蜜蜂与樟树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18
初一自然科学第一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草履虫细胞中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重要场所――――――――――――――(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食物泡
3、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B.植物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C.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有的植物细胞内液泡很大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此现象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在细胞的哪个结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5、真菌在自然界中最重要的作用――――――――――――――――――――( )
A.供给氧气 B.提供有机物 C.提供二氧化碳 D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6、细胞分裂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单细胞生物个体数增加 B.产生生殖细胞
C.使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数目增加 D.使细胞不断长大
7、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都有鞭毛和荚膜
B.只要厌氧性细菌都只能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
C.细菌一定没有细胞核 D.生活在人体中的细菌都是病原菌
8、人们食用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它属于――――――――――――――(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营养器官 D.生殖器官
9、下列关于器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个器官都执行一定的功能 B.器官具有一定的结构
C.器官是一般由几种不同组织构成 D.人的血液是一种器官
10、人体的构成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D.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11、下列属于构成动物体的组织―――――――――――――――――――――( )
A.上皮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
B.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C.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D.上皮组织,肌肉组织,营养组织,神经组织
12、下列生物不属于真菌的是――――――――――――――――――――――( )
A.乳酸菌 B.青霉菌 C.金针菇 D.酵母菌
13、新鲜面包一般松软多孔,这是酵母菌哪项作用的结果――――――――――( )
A.无氧呼吸 B.有氧呼吸 C.光合作用 D.孢子生殖
14、下列关于皮肤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 )
A.调节人体的温度 B.感受外界刺激
C.参与消化食物 D.保护身体免受病菌侵害
15、下列植物中,我们食用心部分不是生殖器官的是――――――――――――( )
A.黄花菜 B.黄瓜 C.甘蔗 D.花生米
16、构成胃壁、肠壁的肌肉是―――――――――――――――( )
A.平滑肌 B.骨骼肌 C心肌.D.肌腱
17、我们观察细菌时,必须借助于―――――――――――――( )
A.放在镜 B.解剖镜 C.低倍显微镜 D.高倍显微镜
18、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方便观察,需把物像先移至视野中央,此时要把装片向( )
A.右下方移 B.右上方移 C.左上方移 D.左下方移
19、用显微镜观察,若光线太强时,选用――――――――――( )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20、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和物镜,污点不动,则此污点可能在( )
A.载玻片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盖玻片上
21、下列哪一组镜头,使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数目最多―――――――――( )
A.物镜4×,目镜10× B.物镜10×,目镜10×
C.物镜40×,目镜10× D.物镜40×,目镜12.5×
22、“制作临时装片”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空白黑圈可能是―――( )
A.一个细胞 B.一个气泡 C.一滴水 D.一个分子
23、下列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从载玻片的正上方直接盖下去
D.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内表皮放在水滴中央并展开
24、下列各项不属于神经组织功能的是―――――――――――――――――( )
A.接受刺激 B.产生兴奋 C.传导兴奋 D产生运动.
25、蘼菇的食用部分称为―――――――――――――――――――――――( )
A.菌 B.菌柄 C.子实体 D.菌褶
26、在组织形过程中,细胞经历了―――――――――――――――――――( )
A.生长,分裂 B.分裂,生长 C.分裂,生长和分化 D分化,生长
二、填空题(共50分,每空1分)
1、第一次利用自制显微镜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_______,而后在19世纪
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运用_____方法提出细胞学说。
2、衣藻个体仅由______构成,属____生物(填“单细胞”和“多细胞”),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除此之外它具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叶绿体、眼点、鞭毛等结构特点,它有哪些特点是植物细胞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分)
3、根据细菌的外形发现具有三种基本形态____、____、____。根据细菌获取有机物来源不同,可分为___和___两种生活类型,如痢疾杆菌的生活方式为___。
4、右图为生物细胞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所示为动物细胞的是[ ]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为酵母菌的是[ ],
该细胞体内不含_____,只能靠__
_____进行生活。在适宜条件下,它的
生殖方式为______。
人们利用酵菌可以_____,这是因为在
_______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
_____和_____.
(3)相比较而言,较为成熟的植物细胞是
[ ],平时我们吃柠檬时,会感到很酸,
这个酸味的物质来源于[ ]_____中。
(5)人体的多个系统在____和____的
调节下,使人体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成为一个
_____的整体。
6、请看人体结构图并回答问题:
①人体由____、骨骼和_____围成两个
大腔:[ ]____和[ ]____,
者又被[ ]______分为上下两个腔。
[ A ]是_____,其内器官有____和
_____。[ B ]为_____,且[ B ]这个
腔的最下端为_____。
7、根据对显微镜的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果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明亮,
想切换到高倍镜下观察先转动[ ]
_____.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若转
换成高倍镜后物像模湖,应调节[ ]
_______。视野太暗应调节
[ ]_____或[ ]_____。
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物像是原物的
_____像。因此,欲使物像向左前方移,就要使玻片往____移。
③使用显微镜的三大步骤依次是____,对光,____。以下是对光完成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正确操作步骤:(请排序)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B.用左眼朝日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
C.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
D看到物像后,再轻微来回转动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正确顺序为_____。
8、下列甲乙两图是细胞的两种生命现象:

(1)甲是______,乙是_______
(2)在乙图的变化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细胞核中出现了_____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1-12
你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