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最早出自哪位领导人之口

如题所述

这句台词并不是出自领导人之口,而是出自曾风靡一时的豫剧《七品芝麻官》

豫剧电影《七品芝麻官》又名《唐知县审诰命》,是豫剧表演艺术大师牛得草先生的一出别具风采的喜剧性清官戏,情节生动,表演风趣。

影片讲述了县官唐成为民做主,斗倒权贵的故事。

扩展资料

剧情介绍

嘉靖年间,定国公副将杜士卿前往保定,查访奸臣严嵩之妹、一品诰命夫人严氏的罪恶行径。途遇严氏之子、兵备程西牛强抢民女林秀英,并杀死其兄林秀生。杜士卿拔刀相助,格斗中,程西牛的管家程虎误杀了主子。杜士卿救了林秀英,并写下一张柬帖,助她去县衙告状。

杜士卿离保定回京,严氏率众家丁来到林家逞凶, 打死林秀英的父亲。清苑县知县唐成,为官清廉,他一上任,就下乡查看民情,林秀英拦路告状。因正逢巡按 在此地视察,唐成去按院秉报,诰命夫人接踵而至,颠倒黑白,大闹公堂。这时,林秀英也赶来告状,呈上杜士卿的柬帖。按院的官员们见双方各有后台,不敢审问,顺手把案子推给了唐成。

唐成决心为民作主,他在县衙内升堂审问,以确凿的人证物证,驳得诰命夫人理屈词穷。蛮横不可一世的诰命夫人终被唐成扣押,解赴京城复命。

参考资料

七品芝麻官——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9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来自戏剧《七品芝麻官》,但红薯是从明朝才进入中国的,当时应该是个很贵重的东西,这个故事是在民间流传的,应该是在清朝以后,具体的作者也不知。但这话是从豫剧中来的,流传也就是近现代。

豫剧电影《七品芝麻官》又名《唐知县审诰命》,是豫剧表演艺术大师牛得草先生的一出别具风采的喜剧性清官戏,情节生动,表演风趣。影片讲述了县官唐成为民做主,斗倒权贵的故事。

扩展资料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句曾风靡一时的台词就出自豫剧《七品芝麻官》。

明嘉靖年间,定国公副将杜士卿前往保定,查访奸臣严嵩之妹、一品诰命夫人严氏的罪恶行径。途遇严氏之子、兵备程西牛强抢民女林秀英,并杀死其兄林秀生。杜士卿拔刀相助,格斗中,程西牛的管家程虎误杀了主子。杜士卿救了林秀英,并写下一张柬帖,助她去县衙告状。

杜士卿离保定回京,严氏率众家丁来到林家逞凶, 打死林秀英的父亲。清苑县知县唐成,为官清廉,他一上任,就下乡查看民情,林秀英拦路告状。因正逢巡按 在此地视察,唐成去按院秉报,诰命夫人接踵而至,颠倒黑白,大闹公堂。这时,林秀英也赶来告状,呈上杜士卿的柬帖。按院的官员们见双方各有后台,不敢审问,顺手把案子推给了唐成。

唐成决心为民作主,他在县衙内升堂审问,以确凿的人证物证,驳得诰命夫人理屈词穷。蛮横不可一世的诰命夫人终被唐成扣押,解赴京城复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品芝麻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来自戏剧“七品芝麻官”,但
红薯是从明朝才进入中国的,当时应该是个很贵重的东西,这个故事是在民间流传的,应该是在清朝以后,具体的作者也不知。但这话是从豫剧中来的,流传也就是近现代。
“七品芝麻官”的剧情是:明朝嘉靖年间,奸相严嵩之妹、一品诰命夫人严氏在保定苑县仗势横行。定国公副将杜士卿奉命暗访保定,查问严氏罪行。杜士卿行至保定城郊,碰到严氏之子程西牛强抢民女林秀英,拔刀相助。混乱中,程西牛被管家程虎误杀。杜士卿得知秀英之兄已被程西牛勒死,当即为林氏父女写下保帖,嘱他们去县衙告状,自己赶回京城禀告徐千岁。严氏得知儿子被杀,亲手执木槌打死了秀英之父。秀英悲愤至极,在为人刚直不阿、廉洁奉公的新任县令唐成下乡察访时大声喊冤,唐成让她到按院告状,自己也匆匆赶至。按院五台大人不敢断案,将案子推给了唐成。唐成决定为秀英做主,审问严氏。他假意与严氏周旋,拿到了人证和物证,抓起了程虎,镇住了骄横的严氏。此时,杜士卿奉旨传来大理寺公文,命令将严氏捉拿归案。清晨,唐成押着严氏进京复命。求采纳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8-05
陶渊明说的。
第4个回答  2019-12-23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最早出自哪位领导人之口?据我所知,这出自七品芝麻官儿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