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建筑美和音乐美的

如题所述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整个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每节押的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句的关连。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 “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读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读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因此,还有一首改编歌曲,演唱者是江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02
《雨巷》是戴望舒的一首抒情短诗,它以独特的旋律和优美的行文展现了建筑美和音乐美。
首先,这首诗的建筑美体现在它的形式上。诗歌由五行组成一节,一共三节。每节第二行和第五行押韵,一、三行各自押韵,形态规整、和谐,给人以音乐般的流畅感。这种形式使诗歌具有建筑般的稳定性,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有节奏感的秩序美。
其次,音乐美在诗歌中的体现是音韵和音调的优美。诗人运用音韵的起伏、音调的抑扬来营造诗歌的音乐美。在《雨巷》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如“雨”“巷”“丁香”“姑娘”等,这些意象通过诗人精心安排的音韵和音调呈现出来,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音乐感。例如,在第一节中,“雨”和“巷”的韵母相近,构成了流畅的音韵感;而在第二节中,“丁香”这个词的音调高昂,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总之,《雨巷》这首诗通过其形式和音韵的优美,展现了建筑美和音乐美,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感和建筑感。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音乐美:1押韵,读来朗朗上口2排比句,曾强气势,有流畅的节奏3反复,起强调作用,首尾反复更加强烈的抒发了感情
建筑美:结构匀称,每一小节又错落有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15
音乐美:1押韵,读来朗朗上口2排比句,曾强气势,有流畅的节奏3反复,起强调作用,首尾反复更加强烈的抒发了感情 建筑美:结构匀称,每一小节又错落有致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联系在一起了。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雨巷》就是这样。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