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中的字与古汉语发音和意义相同,是古代官话吗?

“走”是最有力的例证。“走”在古汉语中意为跑,而闽南语中“走”的发音正是跑的意思。而“行”这个字,在闽南语中就是走的意思,而且日语不知道是不是搬闽南语的,日语的“行”的发音跟闽南语一模一样。

闽南语中还有很多和汉字读音相同的,如“天空”“惊(这个读音闽南语通常在书面语中用“怕”表示)”“爱”“赢”。
绝大多数闽南语与汉语发音极其相似,只是声母不同。

①据说闽南语最早可追溯到春秋的吴越两国,但为什么北人南迁还带来了闽南语?
②从闽南语发音、意义与汉语相同来说,能否确定闽南语是古代官话(中原人口南迁带来闽南语,也就是当时中原人说这种话)?

请大神回答问题,谢谢啦。不要说闽南语和古汉语毫无关系只是相似,不接受。

参考 台语(闽南语)为什么又被称为“河洛语”或“中原古音”呢? 关于“河洛语”的解释有很多,比较为人采信的是“河南洛阳的语言”的意思。洛阳长期以来是中国古代王朝的国都,这里的“河洛话”相当于官方语言,如今天的普通话。 闽南在古时候被成为“南蛮之地”或“南荒之地”,但也有自己的土著居民。在唐或更早的时候,由于朝代的兴衰更迭,旧的王朝往往被迫逃亡偏远的闽南地区。因此,他们的语言也就带入了闽南。又由于在竞争中,闽南土著不占优势,因此当时中原的语言很快得到发展,因而闽南语保存了很多古汉语的语音语意。 据考证,唐朝的关方语言就是现在的“闽南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李白、杜甫等诗人都会讲闽南语。这些在他们的诗歌中都能体现,这也就是为什么用闽南语读唐诗反而更押韵的原因了。所以也叫“中原古音” 这里再补充一点,现在我们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而北京是何时成为国都的呢?没错,元朝。而在此之前,北京一直属于边关,万里长城不就是证据吗? 而现在的北京话,融合了很多地方的语言,特别是在元朝和清朝时,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更使北京话包容了多样。所以,北京话在一定时期内是变化最快的语言。故现在用普通话读一些古书,会有一些读音或意思上的差别。 http://baike.baidu.com/view/33241.html?w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5
1 首先每个朝代的官话是不一样的,比如清朝是以天津话北京话为官话。地方官员第一次上京时都要提前到某些地方学习这种口音,再去上朝。而闽南语中的几个字与古汉语发音意义相同并不代表有确凿的直接因果关系。历史学上叫孤证,推论是不成立的。
2 你都说是据说了,材料不一定真实。其次,追溯到春秋战国的古汉语在传播时肯定会有改变。比如英语翻译成中文后的一些变化。(具体请自查)
3 当今的闽南语与古代的闽南语发生了变化,不可同日而语。
4 综上所述,个人并不认为闽南语是古代官话。推荐题主翻一下说文解字,不过我国研究地方语言的比较少,还主要是北京天津话,难度较大,资料较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15
闽南语属于尚未消失的汉语方言,虽然与现代标准汉语有点区别、但也步入了现代汉语的行列,定义为古汉语不够恰当。也许闽南语曾经是古代官话,但是古代官话不止一种、这与朝代更替有关,其实粤语、客家话、吴语、赣语等也有与古汉语音近义同的例证。汉语书同文却有多个语音系统,一套语音系统对应着一类方言,好似百花争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15
不是的,语言是会不断变化的,北人南迁会带来中原的语言习惯,然后两种语言会结合在一起,就像普及普通话以后,闽南语中也夹杂了很多普通话的习惯
第4个回答  2019-07-15
在唐代
官方语言是客家话
即现在的客家话
闽南语
那时所记以现在客家话读
就是那个时候表达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