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责任的意思是:分内应做的事;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

引证释义: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五九章:“俺黄泥乡,戴上这么一顶落后的帽子,你们全没有责任哪?”

例句:每一个人都应分担一定的责任。

近义词:负担、义务、使命。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一、负担 [ fù dān ] 

1、承当(责任、工作、费用等)。

2、承受的压力或担当的责任、费用等。

引证释义: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多一个就多一个负担,曾霆连中学都还没毕业。”

二、使命 [ shǐ mìng ] 

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的责任。

引证释义:杨朔《雪花飘在满洲》:“他们正象早春的野草,到处潜伏着茁壮的新芽,时机一到,就会负担起收复失地的伟大使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4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保障。具有责任心的员工,会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把实现组织的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责任心的培养方法:要求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p>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6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责任的定义
责任就是明白个人、家庭、社会还有国家对自己的期望并且切实做到
责任感的定义
责任感是主体对于责任所产生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责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的。
责任的两个基本要求
1、价值观要求
。乙方主体必须按照甲方主体的价值观来处理有关价值事物,而不能按照乙方主体自己的价值观要求来处理有关价值事物,即乙方主体必须代表甲方主体的利益要求来进行决策和行为,而不能代表乙方主体自身的利益要求进行决策和行为。否则,将受到相应原价值处罚。
2、最大价值率要求
。乙方主体必须按照“最大价值率法则”来处理有关价值事物,即乙方必须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最大聪明才智,来履行责任。
责任的两种基本涵义
1、一是指份内应该做好的事,如履行职责、尽到责任、完成任务等。 2、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如担负责任、承担后果等。
责任的内涵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责任和自由是对应的概念,责任事实上--虽然不是时间上--以自由为前提,而自由只能存在于责任之中。责任是唯独存在于上帝和邻舍的约束中的 责任宣传图片
人的自由。 负责任的人在自身的自由中行动。除了他的行为和他本人以外,再没有别的能够支持他,减轻他的负担,这个事实就是自由的证据。负责任的行动发生在义务中,这义务给予他自由,给予他完全的自由。同时,负责任的行动完全发生在相对性的区域内,发生在无数视角里,每一种特定的现象都在其中出现。 社会在发展,责任内涵也在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赋予责任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负责任的大国,负责任的政府,负责任的公民——中国以更加鲜明地形象呈现在世界面前。[1] 企业文化责任、忠诚等四者关系
责任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人对其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不同的法律部门对责任能力的定义也是不同的。民事责任能力指民事主体据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资格。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性质、意义、作用和后果,并能依据这种认识而自觉地选择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对自己所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4-26

23年二级建造师-新考季备考指导课

精编干货 高效通关

¥1元/科

23年一级建造师-备考资料大礼包

备考提速 精华知识点

¥1元/科

2021一级造价师-密训抢分

密训抢分冲刺

¥0元

2021一消名师100节精品课

超值体验,轻松取证

¥0元

2021年中级经济师-强化进阶体验课

知己知彼,三步破局

¥1元

2022年高级经济师-基础重塑课

基础重塑 高效备考

¥0元

2021健康管理师超值教程大礼包

教程课题一站式配齐

¥39元

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指导

轻松入门人力资源师

¥0元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精华资料免费直播课免费领课领优惠券考试日历
第4个回答  2018-03-30

责任[ zé rèn ]:是应尽的义务、分内应做的事,或者是应承担的过失。

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

一是指社会道德上,个体份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

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责任意识,是“想干事”; 责任能力,是“能干事”; 责任行为,是“真干事”; 责任制度,是“可干事”; 责任成果,是“干成事”。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

详细释义:

    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

    《新唐书·王珪薛收等传赞》:“观 太宗 之责任也,谋斯从,言斯听,才斯奋,洞然不疑。”《元史·武宗纪一》:“是以责任股肱耳目大臣,思所以尽瘁赞襄嘉犹,朝夕入告,朕命惟允,庶事克谐。”《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陛下能责任将帅,令疆埸无事,即天下幸甚。”

    谓分内应做的事。

    宋 司马光 《谏西征疏》:“所愧者圣恩深厚,责任至重。”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曾与老爷当面说过,内患不除,是老爷的责任。” 高晓声 《拣珍珠》:“她是妇女主任,本大队姑娘的思想问题,有责任做些工作。”

    做不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该承担的过失。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五九章:“俺 黄泥乡 ,戴上这么一顶落后的帽子,你们全没有责任哪?”如:追究责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