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父母大吼大叫不尊重怎么办

如题所述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5
很多孩子在沟通上都有不尊重人的问题。我们肯定要教导孩子如何友善待人,尊重他人,也要教他们如何在冲突时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知道你很想当场处理。我知道你讨厌不被尊重。但是,当孩子正在生气时,脑子里负责思考的部分已经罢工了。他们正处于一种生存模式,有时被称作“逃跑或者反抗“模式。
而且,当我们不尊重孩子时也很难教导他们要尊重别人。
如果孩子的不尊行为点着了你的火气,那么你也会进入生存模式。你就无法理智地思考了。你的反应要不就是充满怒气,大喊大叫,施以惩罚,要不就是关闭自己,放弃处理。
保持冷静
似乎无法做到对吗?当自己的孩子表现无礼时要做到保持冷静确实不容易。如果我们不尊重他们就会发出错误的信号。我们需要照顾好自己,给孩子做个榜样,例如深呼吸,数到20或者反复对自己说,“这不是什么紧急的事情。”
解码行为
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你是否给了孩子一个措手不及?你让他们做的事是否不方便?他们感到无能为力吗?他们的回应反应了内心的感觉。很不幸,这个时候他们还无法用更恰当的语言来表达。
有同理心
富有同理心地回应他们,以此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比如“我们现在就要走了,感觉不公平对吗“ 或者”我知道你玩儿得很高兴,现在要走了感觉很难接受!“ 你不必同意孩子的情绪,这样做意味着你在尝试理解他们所经历的。
检查时间
有些孩子受低血糖、饥饿或者口渴的影响而有情绪。还有些孩子对环境的刺激敏感或者睡眠不足。孩子很久没吃东西了吗?喝水了吗?能从喧闹的环境中离开一会儿吗?用一种不带威胁的方式跟他们说,“我要去吃块儿饼干,你要吗?”
慢下来
被载有愤怒、挫败的言语和情绪的“逃跑列车”牵制很容易。不要跳上车,不要回应孩子对你说的每一句指责或者抱怨,而是尝试去踩刹车,“哇奥!好多信息啊。我想好好听,可是你说得太快了。让我们平静下来,这样我就可以明白你想说什么了。”
随它吧
有时候不做任何回应是最佳选择,特别是如果你知道孩子是饿了或者累了,是用“生存模式”的大脑在跟你说话时-或者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不用讽刺、愤怒或者不尊的方式来回应时。你不用一直视而不见。等大家都平静下来,你再跟孩子谈谈发生的事情以及下次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
亲子联结
如果你的孩子行为无礼,那么你最不想做的事就是抱抱他/她。但是,对很多孩子来说,连结恰恰是他们所需要的!如果你能越过孩子的行为,忽视所有“逃跑列车”的信息,就能看到孩子受了伤,需要你的支持。有时一个拥抱胜过任何言语上的回应。
教导稍后进行
等待或者延迟做出反应并不意味着你就是消极家长或者你姑息不尊行为。这意味着你在等待直到你的大脑、孩子的大脑能够接收信息并且继续思考,而不是以无礼、愤怒或者不尊的方式来处理。
当你准备好了, 可以谈话的时候,可以这样说,“之前玩耍时间结束的时候你好像很难过。我们可以想想有没有其他方式来告诉我你的感觉吗?”
你也可以提到之前孩子说过的话,“我听到你说关于午饭时零食的事。你想现在说说吗?” 你也有感情!表达出这些感情是可以的,让你的孩子知道他们的言语是如何影响你的。要小心不要以此来指责孩子,重点放在你的感觉上。“当你说我是最小气的妈妈时,我很伤心。“
如果你在冲突当口失去了冷静,说了愤怒的话,承认这一点没关系。你并不完美,让孩子看到你也在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挺好的。
教导就在此时进行。平静的大脑才可以学习信息,处理并练习新的技能。你的孩子可以学习下次如何管理主要的感觉情绪并有礼貌地回应
第2个回答  2018-12-28
一个耳光,一个耳光,一个耳光。
必须先控制他(她)的嚣张气焰,然后再跟他(她)讲道理讲亲情讲礼貌讲是非。
第3个回答  2019-03-25
不要过于心疼孩子,要让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不能胡来,给与适当的惩戒,甚至是严厉的惩戒,有几次孩子就转变了。
希望被采纳,谢谢
第4个回答  2018-10-08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之所以孩子对父母吼正是以前父母对孩子吼的一种反应,家庭和睦从好好说话开始,彼此尊重,相互感恩。